美年健康:半年再亏2.2亿,深陷泥潭如何突围?

曾经风光无限的“民营体检一哥”美年健康,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8月29日,美年健康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半年报,再次将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营收净利双降,核心业务陷入停滞

报告期内,美年健康实现营收41.09亿元,同比下滑2.28%,归母净亏损2.21亿元,较去年同期2.16亿元进一步扩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4.22亿元。营收下滑的根源在于客流量的持续减少,2025年上半年总接待人次为955万,虽客单价从去年同期的653元提升至656元,但微增的客单价无法弥补客流量下滑的影响。2024年全年接待人次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且2025年上半年营收呈现连续负增长态势,打破了“上半年是淡季”的常规解释。

业务结构失衡加剧了增长困境。贡献超95%营收的“体检服务”主业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2.08%,成为业绩下滑主因。而被寄予厚望的创新业务,如AI赋能产品虽高速增长,收入达1.4亿元,但在总营收中仅占3.4%,远未形成有效“第二增长曲线”。

成本结构方面,美年健康呈现出重资产模式的“刚性”。上半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高达13.9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34%,庞大线下门店网络的房租、人力、设备折旧等固定成本难以压缩,营收下滑时,这些刚性成本吞噬利润,导致亏损扩大。

应收账款攀升,资金链面临考验

营收下滑只是表象,急剧恶化的现金流和高企的应收账款才是更深层次的“内出血”。截至2025年6月30日,美年健康应收账款净额高达29.71亿元,较年初进一步攀升。长期以来,美年健康高度依赖团体客户,2024年团客收入占比高达75.9%,这种模式使公司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弱,给予企业客户更长账期,导致销售收入无法及时转化为现金。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22亿元,货币资金为20.95亿元,但短期借款高达28.4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1.28亿元,短期内需偿还的有息负债接近40亿元,流动比率仅为0.74,远低于1的安全线,短期偿债能力拉响警报。持续“失血”让公司财务状况岌岌可危,利息支出严重侵蚀利润,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资金链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商誉压顶,口碑崩塌

美年健康过去十年“跑马圈地”积累了近66亿元商誉,截至2025年6月30日,商誉高达65.98亿元,占同期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76.44亿元的86%。这笔商誉是疯狂并购慈铭、美兆等品牌的产物,此前2019年和2022年的商誉减值已让公司遭受重创。随着主营业务持续萎缩,被收购资产盈利能力承压,2025年末再次进行大额商誉减值的可能性极大。

此外,美年健康在各大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数以千条计,体检报告错漏、诱导消费、服务态度差等负面信息层出不穷,品牌公信力被摧毁,客流量持续下滑。

当下的美年健康,业务增长停滞、商誉压顶、口碑崩塌,急需进行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否则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