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与竞争激烈的酒水行业中,青海春天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手中那瓶听花酒,成为了其试图扭转乾坤的唯一希望,只是这希望,能否照亮前行的路,仍充满未知。

今年上半年,*ST 春天成功实现扭亏,这一消息犹如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在中小投资者群体中激起层层涟漪,人们纷纷心生疑问:这家公司真能凭借一瓶听花酒,再度铸就辉煌篇章?答案,似乎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听花酒自诞生起,便仿佛被命运之神开了个玩笑,时运不济。不仅如此,还遭受了央视 3・15 的曝光,这无疑是给其发展之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尤其当下白酒行业已步入存量时代,市场蛋糕就那么大,各品牌为分一杯羹争得头破血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听花酒这类超高端产品,究竟能在市场中抢占多少份额,成为了萦绕在众人心中的一大悬念。
然而,现实的残酷在于,*ST 春天已无更多选择,手中的牌寥寥无几,只能咬紧牙关,将大量资源义无反顾地向听花酒倾斜。
8 月 29 日、9 月 1 日及 2 日,*ST 春天(600381.SH)的股价如同坐上过山车,连续 3 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 12%。面对这一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公司于 9 月 2 日紧急披露公告,经自查后表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可能对公司股票及衍生品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公司还特别提醒投资者,其股价涨幅与同期上证指数和所属食品制造行业偏离波动幅度较大。当前,公司股票静态市盈率为 – 16.12,市净率为 3.11,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宛如高悬的警钟,警示着投资风险。
在股价异动的背后,是公司刚披露的 2025 年上半年报。这份财报犹如一把双刃剑,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1.25 亿元,同比下降 9.76%,而归母净利润却成功转正,约为 131.70 万元,去年同期可是亏损 5986.99 万元。扣非净利润虽仍亏损约 178.77 万元,但同比减亏幅度高达 5834.37 万元。
深入剖析公司业务结构,*ST 春天旗下主要有酒水快消业务和大健康业务两大板块,二者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今年上半年,酒水快消业务收入实现 7972.18 万元,同比大增 59.44%,宛如黑暗中的一抹亮色。这一增长得益于去年该业务收入基数较低,以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积极推动。并且,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完成听花 500 毫升酱香 PLUS 产品销售准备工作,相关产品已于 7 月正式登陆市场,有望在下半年为酒水快消业务板块收入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健康业务作为公司曾经的传统优势业务,如今却陷入严重萎缩的困境。冬虫夏草原草业务受大环境和第二季度行业淡季等因素影响,实现收入 1565.63 万元,同比下降 64.75%,仿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落叶。中成药产品利肺片,受医药集采价格限制影响,期内仅录得营业收入 2679.23 万元,同比下降 34.80%,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从收入规模来看,酒水快消业务已成功跃居 * ST 春天第一大业务。然而,回顾这几年白酒业务的发展历程,可谓充满坎坷,五味杂陈。2018 年 3 月,公司通过拿下凉露酒全国独家代理权,怀揣着对白酒市场的憧憬,踏入白酒赛道。2020 年末,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听花酒,并雄心勃勃地将其打造成超高端白酒产品,试图凭借高强度营销在市场中迅速站稳脚跟。但作为一个新兴白酒高端品牌,听花酒从诞生之初便带着难以克服的 “先天缺陷”。既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底蕴,也缺乏超级品牌所具备的强大影响力。仅仅依靠老板张雪峰梦里的故事,以及几个诺贝尔奖得主站台,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白酒高端市场登顶,谈何容易。
2020 年 – 2024 年,*ST 春天酒水快消收入分别实现 2228.19 万元、2713.31 万元、9364.32 万元、1.49 亿元和 4641.12 万元。为取得这样的成绩,公司付出了惨痛代价。上述同期,销售费用支出从 0.48 亿元一路飙升至 1.47 亿元,堪称烧钱式营销。期间,还因营销问题被央视 3・15 曝光,犹如一记重锤,将公司的发展之路砸出一个巨大的坑,发展一度陷入停滞。
由于虚假宣传,*ST 春天旗下多家酒类业务公司,被多地监管部门严厉处罚,成为行业内的反面教材。与此同时,因销售代理合同、买卖合同纠纷,济南听花酒业、西宁市城西区听花酒类经营部,已将西藏春天酒业告上法庭,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之中,这无疑给公司的发展雪上加霜。
当下,白酒行业整体承压,消费场景发生深刻重构,竞争分化日益加剧。过去 10 年支撑行业增长的商务宴请和礼品两大市场,正逐渐让位于理性消费需求。今年以来,酒企纷纷转变策略,瞄准大众市场,推出诸多价格实惠的白酒产品。甚至,为迎合年轻人的品饮习惯和喜好,不少酒企还推出低度白酒产品,试图开拓新的消费群体。但令人费解的是,市场的这些变化似乎并未触动张雪峰,听花酒仍固执地坚守超高端价格带。据听花酒代工商宜宾听花酒业官网显示,标准装(750 毫升)听花酒酱香 / 浓香售价均为 5860 元 / 瓶,出口精品装(750 毫升)售价更是高达 58600 元 / 瓶;听花酒蓝标装酱香 750 毫升售价 12999 元 / 瓶,如此高昂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今年上半年,公司旗下 4 家酒类销售企业西藏春天酒业、成都听花盛世贸易、北京听花贸易,及西藏读花酒业,经营状况参差不齐,分别实现净利润 1934.85 万元、-654.33 万元、-368.67 万元和 – 0.07 万元。目前,“因经营调整所需”,西藏读花酒业正在办理相关注销手续,这无疑是公司业务调整的一个缩影,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白酒业务发展的艰难处境。
青海春天在听花酒这盘棋上已无路可退,只能背水一战。听花酒能否在困境中突出重围,带领公司走向光明,资本市场正拭目以待。但在白酒行业竞争白热化、市场需求日益理性的当下,听花酒要想续写辉煌,难度可想而知。未来,青海春天究竟是能凭借听花酒逆风翻盘,还是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折戟沉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