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中,中国移动无疑是耀眼的赚钱明星。2025年上半年,其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排行榜中位列第五,剔除金融、石油等行业后更是位居首位,归母净利润远超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然而,即便是这样业绩优异的巨头,也面临着新“烦恼”。

电信市场饱和,三大运营商增长遇困
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营收5437.69亿元,同比下降0.54%,这是近六年来其首次在中报出现营收下降。两大一线城市营收负增长,折射出整个行业的转型阵痛。人口红利见顶,市场饱和度极高,套餐价格战激烈,用户增长空间被提前透支。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情况也不乐观。中国联通2025年上半年营收2002.02亿元,仅增长1.5%;中国电信上半年营收2694.22亿元,增长1.3%。工信部数据显示,前7个月国内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431亿元,同比仅增长0.7%,增速明显下滑,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增长缓慢,国内电信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中国移动个人通信市场业务营收下降,移动客户总数净增数远低于去年同期,5G网络客户渗透率提升却未带动收入增长,ARPU值降低。中国联通联网通信业务营收增长微弱,中国电信通信服务业务营收虽有小幅度增长,但ARPU值下降影响整体营收。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分析,电信行业有周期性发展规律,5G部署红利释放后,6G技术未到,行业进入代际平台期,营收持续增长困难。
寻找新增长曲线,云业务增速放缓
行业步入代际平台期,三大运营商将目光投向云服务、算力、AI等新兴业务。然而,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云业务增速明显放缓。移动云、联通云、天翼云营收虽保持增长,但与2023年、2024年同期相比,增速大幅下滑。
电信行业独立分析师付亮指出,运营商云业务增速放缓,一方面是业务规模增大后增速自然回落,另一方面是宏观环境影响,政企客户“降本增效”,预算收缩,对高度依赖政企采购的运营商云业务形成制约,还加剧了云业务竞争。不过,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强调,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算力需求旺盛,三大运营商为此投入重金,推动算力发展。
AI成发展重点,虽微薄但潜力巨大
AI是三大运营商集体发力的重点。中国移动设立“数智化部”,推出“九天”通专大模型矩阵;中国联通携手中兴通讯发布新品,开放开发平台;中国电信通过一体化服务赋能行业。
目前,AI业务虽在三大运营商营收中占比微薄,中国电信实现智能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89.4%,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未明确披露AI业务收入,但高管透露已开始规模变现。市场普遍认为,AI业务背后潜藏着巨大增量空间。
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应发挥基础设施优势,成为智能服务生态提供商,开辟新收入来源。项立刚也表示,运营商有望通过人工智能放大自身能力,获得更多机会和营收,只是投入回报需要时间。在电信市场趋于饱和的当下,三大运营商押注AI能否成功开辟新增长曲线,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