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可这“神仙”般的享受背后,却隐藏着心血管健康的巨大危机。近期,韩国中央大学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开了戒烟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降低的时间奥秘,尤其是轻度吸烟者与重度吸烟者之间的显著差异。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剂量依赖的致命关联
这项大规模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多达530万名参与者,其中约15.8%是当前吸烟者,1.9%是已戒烟者,82.2%是从未吸烟者。研究聚焦于吸烟史与CVD风险的关系,重点关注戒烟和累计吸烟量。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戒烟,吸烟与CVD风险之间都存在剂量依赖性关联,简单来说,吸烟越多,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高。
关键的“8包年”门槛
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关键的“8包年”门槛,包年是衡量累积吸烟量的单位,即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
轻度戒烟者:10年内风险趋近未吸烟者
对于累积吸烟量小于8包年的轻度戒烟者而言,戒烟后CVD风险显著下降的速度令人惊喜。在戒烟后10年内,他们的CVD风险就已经与从未吸烟者相似。与从不吸烟者相比,轻度戒烟者的CVD风险没有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如果在达到8包年之前成功戒烟,就能较快地看到显著的健康改善,心血管系统有望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摆脱香烟的阴影。
重度戒烟者:25年以上风险才与未吸烟者持平
而累积吸烟量至少8包年的重度戒烟者,情况则不容乐观。他们的CVD风险下降速度明显慢于轻度戒烟者。研究发现,重度戒烟者需要超过25年的时间,其残余CVD风险才能与从未吸烟者持平。在戒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CVD风险仍然显著高于从未吸烟者。
戒烟时长与心血管风险降低
总体而言,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CVD风险会逐渐降低。所有戒烟者与当前吸烟者相比,在戒烟后的5年内CVD风险就显著降低了,在5至10年间降低得更多。然而,与从不吸烟者相比,戒烟后超过20年,CVD风险仍然显著更高。
研究启示与局限性
对于已经吸烟的人来说,尽早戒烟,尤其是在累积吸烟量达到8包年之前,将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而对于那些累积吸烟量超过8包年的重度戒烟者,医生在评估和管理时应将其CVD风险视为与当前吸烟者同等水平,采取更积极的预防策略。同时,这项研究也强调了长期坚持戒烟的重要性,即使是重度戒烟者,只要持续戒烟足够长的时间(至少25年),残余的CVD风险最终也能消除。
不过,这项研究也有其局限性,研究对象仅限于单一国籍的亚洲人,且女性吸烟者和戒烟者的比例较低(不到5%),因此其结果在推广到其他人群时需谨慎。
这项研究为我们清晰地呈现了吸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剂量依赖关系,以及不同吸烟量人群戒烟后心血管健康改善的时间差异。它提醒我们,为了心血管健康,尽早戒烟刻不容缓,无论吸烟量大小,坚持戒烟都能为健康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