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武器” 显威!多家药店、医院骗保被曝光,医保监管再升级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 “看病钱”“救命钱”,但总有人动歪心思。近日,国家医保局部署的专项行动中,药品追溯码这一 “秘密武器” 发威,一批医药机构和个人的骗保行为被揪出,再次彰显了国家守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决心。

7 月 6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通告》,曝光了多起医保骗保典型案例。其中,陕西省西安市唐都医院医生王某的行为令人震惊。他在 2 年内为患者谭某开具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 2160 片,按最大推荐剂量,这些药可连续服用 3 年,超出理论用药天数 300 余天。更严重的是,他还向部分患者提供仅有自己签名印章的空白处方,显然是在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目前,西安市医保部门已追回违规基金 428.48 万元,扣除违约金 85.69 万元,并拟处以 1 – 2 倍罚款。

药品零售企业也是此次整治的重点。甘肃省兰州市天天好药房被查出长期敛聚居民医保卡,套刷医保药品后倒卖,现场查抄出 135 个品种 1124 盒高值药品;湖南省长沙市德轩堂药房存在伪造处方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安徽省合肥市岐黄门诊从无资质的互联网平台购药再销售,涉及药品追溯码重复结算;山西省阳泉市益源连锁有限公司晋东店诱导协助虚假购药…… 这些案例涉及非法购药、处方审核不严、虚开票据等多种问题,已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处理。

参保个人的骗保行为也被严厉打击。上海市参保人牛某 2 年内跨多家机构频繁购买司美格鲁肽,超出常规剂量 800 余天,其父母的药也由他代买,而牛某是 Ⅰ 型糖尿病患者,司美格鲁肽仅适用于成人 Ⅱ 型糖尿病,属于超适应症使用,构成欺诈骗保。目前,牛某已被责令退款 23258.03 元,暂停联网结算 3 个月。

此次专项行动的 “利器” 正是药品追溯码。自 7 月 1 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必须扫码才能医保结算,否则基金将拒绝支付。这一规定让药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留下痕迹,让骗保行为无处遁形。公安与医保部门还加快信息共享,构建实时预警模型,力争 “早发现、早打击”。

据了解,专项行动已完成第一阶段核查,8 月将启动第二阶段核查,10 月至 12 月开展第三阶段集中攻坚。这场由药品追溯码引领的智能监管风暴,正推动医保监管从传统的事后监管转向事前、事中监管,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监管。

医保基金的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药品追溯码这一 “秘密武器” 的应用,让骗保者难以得逞。随着监管的不断升级,相信医保基金将得到更有力的守护,真正用在刀刃上,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