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这一被称为 “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 的疾病,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在 1500 万中国痛风患者体内潜伏。发作时,刀割骨刮般的剧痛让人辗转反侧;不发作时,对其随时 “作乱” 的担忧也时刻折磨着患者的身心。而如今,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痛风新药 —— 伏欣奇拜单抗正式获批,为那些反复发作、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带来了曙光。

痛风的本质,是体内尿酸盐晶体沉积引发的急性炎症反应。当血尿酸浓度超过 420μmol/L 时,过饱和的尿酸会与钠离子结合,析出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关节、肾脏和血管等部位,便会引发剧烈疼痛。50 岁的何先生患痛风十几年,每次发作都痛得在床上打滚,脚肿得像馒头,酒局上的突发状况更是让他尴尬又痛苦。45 岁的李桐确诊痛风后,即便严格忌口,痛风仍每隔三到六个月就 “准时登场”,药物引发的胃肠道出血还让他对治疗充满恐惧。
这样的患者并非个例。《2021 年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接近 1.8 亿,痛风患者约 1500 万,且患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更可怕的是,痛风不只是 “疼一阵”,它还会增加患慢性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8 类系统性疾病的风险,痛风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比无痛风者高出 58%。
长期以来,痛风患者在治疗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传统抗炎药物疗效不稳定,近一半患者的疼痛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约 60% 患者在一年内会反复发作。在降尿酸治疗起始的 3-6 个月,由于缺乏有效的抗炎手段,病情极易陷入反复急性发作的恶性循环。何先生试过纯素食抗炎法,却导致精力下降;李桐因药物副作用不敢轻易用药,只能 “咬牙硬扛”,他们的经历是许多痛风患者的缩影。
好在,伏欣奇拜单抗的获批打破了这一困境。这款我国自主研发的 1 类生物创新药,可精准靶向阻断痛风炎症关键通路 IL-1β。尿酸盐晶体沉积会诱导免疫细胞释放大量 IL-1β,引发剧烈炎症,而伏欣奇拜单抗能在发作早期迅速止痛,并抑制后续炎症反应的持续放大,其长期抗炎效果还能减少就医次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薛愉教授分享,伏欣奇拜单抗既满足了痛风急性期患者的炎症治疗需求,又为长期延缓复发提供了新选择。这一创新药的出现,是中国医学创新的一小步,却是痛风患者摆脱反复疼痛的一大步,让他们重新看到了高质量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