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导弹” 精准狙击肺癌!破解耐药难题,疗效显著获顶刊认可

肺癌,作为全球因癌症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种,一直是医学界攻克的难题。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 80%-85%,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患者,虽有靶向药物初期疗效显著,但多数患者最终会产生耐药性,导致疾病进展,治疗选择极其有限。而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方文峰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曙光。

该团队研发的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一种新型 TROP2 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被称为 “生物导弹”,在肺癌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不仅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公布关键数据后,仅一周就以快速通道模式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这也是该团队继今年 4 月在《自然・医学》发表相关研究后,短短两个月内第二次登顶国际顶刊。

这款 “生物导弹” 的厉害之处在于其精准性和独特机制。TROP2 在肺癌等多种实体瘤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肺癌中其表达阳性率高达 89%,成为理想的靶向目标。芦康沙妥珠单抗采用自研偶联技术、全新细胞毒性有效载荷及高药物抗体比(DAR)值,能在血液循环中保持稳定,精准递送有效载荷至肿瘤细胞内部,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开创性地发现 EGFR 突变可显著增强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内吞作用和抗肿瘤活性,于是精准聚焦 EGFR 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避免了同类药物在未筛选患者群体中试验的阴性结果。

临床数据充分证明了其卓越疗效。与多西他赛组相比,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 45%,而多西他赛组仅为 1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芦康沙妥珠单抗组为 6.9 个月,多西他赛组仅 2.8 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70%;在总生存期(OS)方面,虽两组均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时间,但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已显示出显著改善,死亡风险降低 51%,经交叉校正后死亡风险更是降低 64%。

安全性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表现出良好耐受性,≥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和严重 TRAE 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且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病发生,也无治疗相关停药或死亡案例。

基于此,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 2025 年 3 月 4 日批准芦康沙妥珠单抗上市,用于治疗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的 EGFR 基因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这使其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肺癌的 TROP2 ADC,标志着肺癌治疗进入全新的精准靶向化疗时代。

目前,多项针对 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 III 期临床试验正在全球推进,以进一步验证其在更广泛患者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成功,不仅为患者带来高效低毒的新选择,也为全球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中国方案,让人们看到了肺癌治疗的新希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