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住半年,天花板就裂了缝,门楼跟楼体像被掰开似的,看着就害怕。” 山西晋中市榆次区通建融创城小区的业主王女士(化名)站在自家客厅里,指着墙面蜿蜒的裂痕,声音里满是焦虑。这个 2023 年 12 月才交房的新小区,如今却成了业主们的 “心病”——2 号楼门楼与楼体分离下沉,多户人家天花板、墙面开裂,地下车库积水十多天未排净。更让业主们费解的是,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问题,当地住建部门却表示:“竣工时抽查合格,目前未发现地基下沉。” 一边是业主 “住着害怕” 的切肤之痛,一边是 “合格” 的官方结论,这场新房质量风波,暴露出的是房屋安全与监管之间的深层矛盾。

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2 号楼的 36 户业主中,不少人都发现了类似问题。“我家瓷砖直接掉下来了,裂缝能塞进手指。” 一位业主拍下视频,画面中单元楼门楼与主体之间的缝隙清晰可见,最宽处能容下手掌,门楼底部明显下沉,与地面形成倾斜角度。地下车库更是一片狼藉,积水没过脚踝,车辆驶过溅起水花,业主称 “十多天前下的雨,水到现在还没排完”。这些问题让业主们忧心忡忡,“当时买的时候 8000 元一平方米,掏空了家底,现在住得提心吊胆,每月还得还房贷,这日子咋过?”
业主们的维权之路并不顺畅。他们多次联系物业,得到的回应只是 “开发商会修”;找开发商,电话要么无人接听,要么被匆匆挂断。无奈之下,有人在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向晋中市长求助,称 “小区多处塌陷,物业和开发商都不管”。直到 7 月 30 日,物业才在业主群发布通知,称开发商将从当日下午开始对 2 号楼单元大堂进行整体修缮,但对于开裂和下沉的原因,始终没有明确说法。
面对业主的质疑,当地住建部门的回应引发了更大争议。榆次区住建局质安站工作人员表示,已协调开发商进行加固维修,“门厅裂缝是两种墙体之间的问题,跟主体结构没关系,没有地基下沉”。对于竣工验收,工作人员解释:“当时是开发商组织验收,我们监督过程,抽查是合格的,当时没这些问题。” 这番话让业主们难以接受:“合格的房子会住半年就裂成这样?抽查合格就能代表所有房屋都没问题吗?”
事实上,该小区的开发商山西交投融创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资质手续虽无问题,但面对业主的诉求却态度消极。记者多次拨打其公开电话,要么占线,要么被以 “打错了”“已离职” 为由挂断,这种回避姿态更让业主们感到不安。有业内人士指出,新小区短期内出现多处开裂,可能与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或后期维护不当有关,“门楼与主体分离若处理不当,可能影响结构稳定性,不能简单归为‘小问题’”。
这场风波也让 “房屋竣工验收” 的公信力受到拷问。根据相关规定,房屋竣工验收需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进行全面检查,而 “抽查合格” 能否确保所有房屋质量达标?业主们质疑:“是不是存在走过场的情况?” 一位从事工程监理的专业人士透露,部分开发商为赶工期,可能在验收环节做表面功夫,“抽查时挑几户没问题的,掩盖整体隐患”。
目前,开发商已开始对单元大堂进行修缮,但业主们的担忧并未消除。“修是修了,可根本问题解决了吗?以后会不会再裂?” 王女士的疑问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进行全面检测,公开问题原因,而不是简单维修了事。“我们要的不是临时补救,是住得安心,是对我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此事也给其他购房者敲响了警钟。在购房时,不仅要查看开发商资质和竣工验收报告,更要仔细检查房屋质量,收房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房屋质量的监管,完善竣工验收机制,不能让 “抽查合格” 成为开发商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新小区的裂痕,裂的不仅是墙面和门楼,更是业主对开发商和监管部门的信任。如何抚平这些裂痕,让业主们重拾安心?这需要开发商拿出诚意,彻底解决质量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履行职责,进行全面排查;更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每一套新房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毕竟,房子是老百姓的安身之所,容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