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柠檬水因籽被投诉!蜜雪冰城遇“奇葩”维权,市监调查引围观】
“买瓶4块钱的柠檬水,还要投诉里面有籽?”7月31日,安徽合肥一家蜜雪冰城店因顾客投诉“冰鲜柠檬水含柠檬籽”被市场监管部门上门调查,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区有人调侃:“买老婆饼没送老婆能投诉吗?”“这要求也太细致了!”8月1日,涉事门店店员无奈表示,这是他们首次因柠檬籽问题被投诉,现场顾客听到市监人员来查“柠檬籽”,更是笑出了声。这场看似“小题大做”的维权,背后折射出消费者对饮品细节的极致追求,也让商家哭笑不得。

【事件经过:一杯柠檬水的“籽”纠纷】
涉事门店的招牌产品——冰鲜柠檬水,主打“大片柠檬看得见”“现切现捣”,凭借实惠价格(通常4元左右)成为年轻人解暑首选。然而,7月30日,有顾客购买后因柠檬未去籽、口感发苦,向辖区蜀麓市场监督管理所投诉,希望门店能对柠檬进行去籽处理。
8月1日,记者联系涉事门店,店员证实前一天确有市监人员上门。“这是我们第一次因为柠檬籽被投诉,真的挺无奈的。”店员表示,冰鲜柠檬水所用柠檬均为现切,店员出于卫生考虑,不会用手二次接触果肉,因此难以手动去籽。没想到,市监人员现场检查时,其他顾客听到是来调查“柠檬籽问题”,大人小孩都忍不住笑了。
【市监回应:籽不涉安全,但会协调】
蜀麓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确实接到市民投诉,反映柠檬水“有籽口感发苦”,希望门店协商去籽。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门店柠檬片均为现切,卫生流程规范,但去籽需人工操作,而店员为保证卫生不会触碰果肉,导致去籽困难。
“柠檬籽本身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工作人员解释,市民投诉更多是出于个人口感偏好,而非产品质量缺陷。市监部门已与门店沟通,建议其向消费者说明情况,若顾客仍有需求,可尝试提供其他解决方案(如推荐无籽水果饮品)。
【网友热议:维权边界引争议】
事件在社交平台发酵后,网友观点两极分化。部分人认为:“4块钱的饮料还要挑剔,太矫情了!”“柠檬籽本来就是正常部分,口感苦一点也能接受。”也有消费者支持投诉者:“细节决定体验,商家应更贴心。”“如果提前说明有籽,我可能就不会买。”
更有网友玩梗调侃:“以后喝奶茶是不是要检查珍珠有没有煮过头?”“买包子没馅儿能投诉吗?”这些评论反映出公众对“过度维权”的戏谑态度,但也引发思考:消费者对饮品的细节要求是否合理?商家的“标准化流程”与个性化需求如何平衡?
【商家困境:卫生与体验难两全】
涉事店员坦言,冰鲜柠檬水作为低价高频产品,门店每天需处理大量订单,现切柠檬已是兼顾效率与卫生的最佳方式。“如果手动去籽,不仅耗时,还可能增加果肉污染风险。”店员表示,此前从未收到过类似投诉,此次事件让他们意识到,部分顾客对饮品细节的关注远超预期。
蜜雪冰城总部此前曾回应类似问题,强调“现切柠檬是品牌特色,去籽需根据门店实际情况调整”。但面对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在保证卫生与效率的前提下提升体验,仍是连锁品牌需要探索的课题。
【新闻总结】
合肥蜜雪冰城因柠檬籽被投诉事件,看似是一场“小题大做”的闹剧,实则反映了消费者权益意识提升与商家标准化服务之间的矛盾。柠檬籽虽不涉及食品安全,却成为顾客体验的“痛点”,而商家出于卫生考虑难以满足所有需求。
市监部门的介入为双方提供了沟通渠道,但也提醒我们: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需理性看待“合理诉求”与“过度维权”的边界。对商家而言,如何在保证效率与卫生的前提下,更灵活地应对个性化需求,将是未来服务升级的关键。这场“柠檬籽风波”,或许能为行业提供一次反思与改进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