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母亲总是与无私奉献、全身心照顾孩子紧密相连。然而,42岁的林依晨却做出了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的决定——将三个月大的儿子送去托管。这一“自私”抉择,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妈妈在育儿路上的艰辛与理性思考。

林依晨,这位拥有看似完美豪门生活的女明星,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她与丈夫长期分居,丈夫在美国经营事业,她独自留在台北照顾公婆和家庭。为了延续香火,她接连生下一儿一女,备孕时的焦虑、生育后的身体损伤,都让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今年6月,她生下二胎儿子,仅仅三个月后便火速重返公众视野,尽管状态恢复得不错,但满脸的疲惫却难以掩饰。
在采访中,林依晨坦言将儿子送去托管是因为照顾两个孩子实在太过艰难。“姐姐才3岁,她没有办法照顾弟弟。别说姐姐照顾弟弟了,姐姐也是3岁的孩子呀”,她道出了无数母亲深有同感却不敢轻易承认的话——“当妈妈要自私一点”。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照顾两个孩子需要付出双倍的力气,而不是一边照顾一个,一边“顺带”照顾另一个。这种体验并非个例,戚薇也曾分享过类似的经历,刚结束拍摄回家,要先照顾婴儿房的儿子,再陪伴眼巴巴等着玩积木的女儿,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林依晨选择将三个月大的儿子送去托管,而不是三岁的女儿,这背后有着实际的考量。三岁的女儿相对大一点,需要上幼儿园,照顾起来相对轻松,而且女儿是“原居民”,她已经和女儿磨合得差不多,相处起来也更轻松。这个决定虽然艰难,但体现了她作为母亲的理性思考。她认识到自己精力有限,与其两个孩子都得不到很好的照顾,不如将一个送去专业的托管机构。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选择的托管机构必定能够提供更好的照顾,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她的内疚感。
林依晨提出的“当妈妈要自私一点”观点,并不是真正的自私,而是认识到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她在采访中表示:“只有让自己充电,才能继续为家庭付出”。这种观点打破了传统母亲必须完全牺牲自我的刻板印象,提供了更为健康的育儿理念。戚薇也采用类似的方法,每天给大女儿一小时的“专属陪伴”时间,专心陪女儿玩。
林依晨的婚姻状况也让她独自育儿的压力倍增。她和丈夫见面次数很少,基本两个月才见一次,家里的大小事都由她一人打理。即使是明星妈妈,面对这种处境也会感到吃力,她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兼顾事业,即便在五个月孕期时,仍然坚持工作。
林依晨的故事告诉我们,育儿方式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家庭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她将儿子送去托管的决定可能并不适合所有家庭,但在她的具体情况下,这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最佳方案。母亲不必是完美无缺的圣人,也不必是牺牲一切的“烈士”,母亲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极限、需要自我关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