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主权觉醒!法国里昂 “抛弃” 微软,Linux+OnlyOffice 重塑政务新生态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软件生态的选择往往暗藏着国家与地区对数字主权的深刻考量。近日,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投出一枚 “重磅炸弹”—— 宣布全面停用微软生态系统,用 Linux 操作系统、OnlyOffice 开源办公软件等取而代之。这一举措,不仅是里昂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 “去微软化” 与数字主权的热烈讨论,让世界看到了开源力量对传统软件巨头的冲击。

从表面看,里昂市政府的办公桌上,曾经熟悉的 Windows 图标、微软 Office 套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 Linux 系统的小企鹅标志,以及 OnlyOffice 的操作界面。员工们撰写报告、制作表格,不再依赖 Word、Excel,而是在 OnlyOffice 中完成;线上会议也告别了卡顿的 Teams,转而使用本地开源协作平台 “Territoire Numérique Ouvert”。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里昂市对数字主权与信息安全的深切忧虑。正如其思考的核心问题:当政府的文件、数据与协作平台都依赖海外公司托管,主权和安全还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吗?

根据里昂市政府公开的技术方案,此次 “去微软化” 行动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办公套件方面,采用 GNU AGPL v.3 许可证的开源办公工具 OnlyOffice,不仅支持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等基础功能,还具备强大的多用户在线协作能力;操作系统由 Windows 迁移至 Linux,这一转变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控性,同时大幅降低授权成本;数据库则转向在政务、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的 PostgreSQL;此外,全新引入的 “开放数字领地” 平台,由本地多方联合开发,集成视频会议、文件共享等功能,其部署依托本地数据中心,且架构支持跨地区复制共享,为政务协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

里昂市政府强调,这并非单纯的节省预算或追逐开源潮流之举。从战略层面,这能提升技术主权,摆脱外国软件供应商在定价、政策及生态规则上的限制;从环保角度,开源软件对硬件要求较低,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电子废物产生;而最重要的,是在数据安全层面,本地数据中心存储政府数据,极大降低了隐私泄露与数据滥用风险。

事实上,里昂市的行动并非个例。短短半个月内,丹麦数字化部、德国荷尔斯泰因州先后宣布放弃微软系统,转向 Linux 等开源替代品,哥本哈根、奥胡斯等市政机关也纷纷跟进。这背后,美国《云法案》带来的数据主权担忧是重要诱因。该法案赋予美国政府获取美国企业海外服务器数据的权力,即便数据存储在欧洲本土,也存在被调取的风险。在此背景下,欧盟推动 “数字主权” 战略,开源工具成为优先选择。尽管亚马逊 AWS、微软等科技巨头采取设立本地化云平台、发布数据承诺等措施 “降温安抚”,但欧洲地方政府的行动表明,他们更倾向于掌握数字领域的自主权。

微软作为全球市值第二的科技巨头,失去几个城市政府客户或许短期内影响有限,但欧洲多地 “去微软化” 趋势,恰似雪崩前的片片雪花,值得警惕。随着越来越多地区重视数字主权,开源生态的崛起或将重塑全球软件市场格局,一场关于数字自主权的较量,已然拉开帷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