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用户打开百度 APP,赫然发现那个用了十年的长条搜索框突然 “变胖” 了 —— 底部边栏多出 “AI 写作”“AI 画图” 等功能卡片,输入框从 28 字限制跃升至支持千字文本 + 多模态输入。这场看似 UI 层面的微调,实则是百度搜索十年以来最激进的自我革命:抛弃传统搜索逻辑,全面押注 AI 搜索。在谷歌、夸克等对手的围攻下,百度这场 “革自己命” 的豪赌,能打赢搜索保卫战吗?

搜索框的革命:从 “打字机” 到 “智能管家”
“现在苏超有哪些赞助商?” 输入这个问题后,百度搜索不再返回一堆网页链接,而是直接列出截至 6 月 30 日的官方赞助商名单。这种 “直接给答案” 的体验,正是百度此次改版的核心逻辑。搜索框从单纯的关键词入口,摇身变为支持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的 “智能框”—— 上传方便面图片询问价格,系统会直接显示电商平台售价;输入百字长句提问,AI 能精准解析需求并生成总结。
这场变革的底层是交互逻辑的颠覆。过去用户需要在搜索结果中 “大海捞针”,现在百度依托文心一言大模型,让搜索框具备了 “读网页、做分析、给结论” 的能力。正如产品经理所言:“传统搜索是连接信息,AI 搜索是解决问题。” 百度甚至将此前独立的 “AI 搜” 功能彻底整合,意味着其不再对 AI 搜索持保留态度,而是将 AI 能力注入搜索全流程。
被迫的自我革命:市场份额三年暴跌 26%
百度的激进变革源于赤裸裸的市场压力。第三方数据显示,其国内搜索份额已从 2021 年的 86.82% 暴跌至 2024 年的 60%,而夸克、QQ 浏览器等竞品借助 AI 搜索快速分流用户。更危险的是,纳米 AI 搜索在 2025 年 4 月超越百度 “AI 搜”,成为国内 web 端 AI 搜索榜首,全球排名仅次于微软 New Bing。
这并非孤例。谷歌在 ChatGPT 发布后,全球份额从 93% 滑落至 89.7%,迫使谷歌在 5 月推出 AI Mode 全面反击。百度的压力同样迫切:当夸克早已将搜索框改造为 “AI 助手”,360 搜索也接入大模型时,百度若再因循守旧,恐将重蹈雅虎覆辙。数据显示,百度搜索的现金牛业务 —— 竞价排名,正受到 AI 搜索 “去网页化” 的冲击,这也倒逼其必须在商业模式上破局。
内部博弈与未来挑战:AI 能救百度吗?
百度此次变革的决心,背后是内部长达两年的博弈。一位百度前员工透露:“传统搜索部门担心 AI 搜索影响广告收入,迟迟不愿放权。” 这种博弈体现在行动上:当 DeepSeek 掀起 AI 浪潮时,百度是大厂中最晚接入的;当竞品纷纷改造搜索框时,百度直到 2025 年才迈出这一步。
但留给百度的时间不多了。尽管此次改版加入 AI 写作、AI 出游等场景功能,但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在提供免费 AI 服务的同时,找到不破坏用户体验的商业化路径。此外,AI 搜索的技术门槛极高 —— 谷歌依托 PaLM 模型实现多轮对话,百度文心一言能否支撑起复杂需求,仍需市场验证。
搜索行业的终极战争:从信息入口到 AI 中枢
百度的变革折射出整个搜索行业的剧变。当 AI 让搜索从 “找信息” 进化到 “解决问题”,搜索引擎正在演变为个人 AI 助手的入口。微软通过 New Bing 绑定 Edge 浏览器,谷歌用 AI Mode 重构搜索生态,百度则试图通过 “智能框 + 生态服务” 构建壁垒。
这场战争的本质,是争夺用户与 AI 交互的第一触点。百度此次将搜索框定位为 “AI 服务中枢”,正是看中这一战略价值。但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能否在技术迭代、用户体验、商业平衡之间找到最优解。正如一位行业分析师所言:“百度不是在跟竞品打仗,而是在跟时代赛跑。”
新闻总结:百度启动十年最大搜索改版,将搜索框升级为支持多模态输入的 “智能框”,全面拥抱 AI 搜索。此举源于其市场份额三年暴跌 26% 的压力,以及 AI 对传统搜索模式的冲击。变革背后是内部利益博弈与商业模式重构,未来需在技术落地与商业化之间找到平衡,这场自我革命将决定百度能否守住搜索市场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