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钢铁侠”9月开卖!30万级人形机器人将走进寻常百姓家​

​当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照进现实,奇瑞汽车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新能源车。7月12日,IT之家独家消息显示,奇瑞旗下安徽墨甲智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莫茵”将于9月底在国内正式开售,普通消费者可直接购买。这个身高167cm、体重65kg的”钢铁侠”不仅能在4S店担任销售顾问,更即将走进千家万户,开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新纪元。


一、从汽车到机器人:奇瑞的”二次创业”​

今年1月,奇瑞悄然成立安徽墨甲智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3月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莫茵”首次亮相便惊艳全场——这款已在马来西亚4S店上岗的人形机器人,不仅能流畅对话,还能完成车辆介绍、导购咨询等复杂任务。

“我们不是简单地把轮子换成腿。”墨甲机器人技术负责人透露,”莫茵”搭载了DeepSeek大模型,具备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和精准操作三大核心能力。其配备的3D激光雷达、全景相机和6麦克风阵列,让它能像人类一样”看、听、说、动”,最大行走速度达1米/秒,续航时间2小时,足以应对商场导购、展会讲解等场景需求。


二、30万级定价背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一跃

据消息人士透露,”莫茵”海外售价约30万人民币(不含税),国内定价尚未最终确定。这个价格区间直指高端消费市场,却也暗藏玄机——

成本拆解:​

  • 核心硬件(传感器、电机等)占比约40%
  • 大模型训练与部署成本约30%
  • 外观设计与结构件约20%
  • 其他(软件迭代、售后服务等)约10%

“这个定价既要覆盖研发成本,又要让早期用户觉得物有所值。”行业分析师指出,奇瑞选择从汽车经销商渠道切入,正是看中了4S店对智能导购的迫切需求。


三、场景革命:从工厂到客厅的无限可能

“莫茵”的野心远不止于汽车销售。记者获得的内部资料显示,其应用场景已扩展至:

  1. 商业服务​:商场导购、酒店接待(已与万达、华住集团洽谈合作)
  2. 家庭助手​:老人陪护、儿童教育(需通过安全认证)
  3. 工业场景​:危险作业替代、精密装配

“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墨甲机器人CEO在内部会议上强调,”30万只是起点,未来会推出更多价位段产品。”


四、挑战与机遇:人形机器人的”中国方案”​

尽管前景广阔,但”莫茵”仍面临三大挑战:

  1. 技术瓶颈​: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如台阶行走、物品抓取)
  2. 伦理争议​:服务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岗位
  3. 生态建设​:需要建立类似手机App的应用商店

不过,奇瑞的”车机协同”战略提供了独特优势。通过共享自动驾驶技术,”莫茵”在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上已领先同行。


​【结语】​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奇瑞再次走在了产业变革的前沿。9月即将开售的”莫茵”,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一个信号——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的大幕已然拉开。当汽车巨头跨界而来,这场由AI驱动的革命,或许会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

(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