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清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T2 航站楼的值机大厅还未迎来客流高峰,一群身着蓝色马甲的工作人员已悄然集结。他们手中的展板上,“海外遇险怎么办?12308 热线来帮忙” 的标语格外醒目,一场特殊的 “领保进机场・快闪小课堂” 公益活动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正值暑期出境黄金期,由南京外事办和扬子晚报共同发起的 “零捌计划” 全媒体行动,用这场别出心裁的快闪,为即将踏上旅途的人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 “出行保险”。

凌晨四点的 “秘密筹备”
凌晨四点的机场货运通道,扬子晚报的摄像团队正调试着无人机设备。“要捕捉到旅客最自然的反应,镜头必须隐蔽。” 导演李响蹲在地上调整机位,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 12 个拍摄角度。隔壁休息室里,南京外事办的领保专员王媛正和志愿者们进行最后彩排,她们将用情景剧的形式演绎海外证件丢失、财物被盗等常见场景,“台词要口语化,比如‘别慌,先打 12308’比‘请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更接地气。”
最忙碌的当属道具组,他们连夜制作的 “领保盲盒” 里藏着玄机:印有领保知识的行李贴、迷你急救包、多语言翻译卡,甚至还有模拟的 “海外罚单”—— 背面印着处理流程。“我们特意准备了 200 个盲盒,每个都不一样。” 志愿者小张举着刚贴好封条的盒子,指尖还沾着胶水,“希望大家拆盲盒时,能顺便记住这些救命知识。”
3 分钟的 “惊喜课堂”
上午九点,随着一阵轻快的音乐响起,值机柜台旁突然响起对话声:“我的护照不见了!” 一名 “旅客” 焦急地四处张望,引发现场旅客围观。就在这时,王媛带着志愿者们快步上前,一边安抚 “旅客” 情绪,一边演示如何联系当地使领馆,“记住三个步骤:报警、报备、补办,12308 热线 24 小时在线。” 短短 3 分钟的情景剧结束后,不少真旅客掏出手机拍下屏幕上的领保流程图。
快闪活动的高潮出现在免税店旁的互动区。“请问在国外遇到航班延误,该向谁求助?” 来自南京的留学生小林举手提问,她下周将飞往英国读研。领保专员李哲拿出一个巨型转盘,上面标着 “航空公司”“旅行社”“领馆” 等选项,“转到哪个就请哪位观众回答。” 现场顿时变成热闹的知识竞赛场,答对的旅客获得了印有领保热线的定制登机牌,答错的则收到一本《出境游领保手册》作为 “补课材料”。
在儿童游乐区,一场 “领保飞行棋” 游戏正吸引着小旅客。6 岁的朵朵掷出骰子,棋子停在 “遗失钱包” 格子上,她按照提示大声念出:“找警察叔叔开证明!” 妈妈陈女士笑着说:“平时讲领保知识她总不听,没想到玩游戏就记住了,这个方法太妙了。”
屏幕外的 “持续守护”
活动结束后,扬子晚报的直播间里炸开了锅。“刚在机场没抢到盲盒,能线上领电子版吗?”“去东南亚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记者们一边整理素材,一边在评论区回复提问。王媛的手机不断收到好友申请,“很多旅客加我微信,说想了解更多领保细节。” 她点开一条消息,是一位即将去非洲工作的工程师发来的:“今天的情景剧让我意识到领保不是小事,谢谢你的提醒。”
傍晚的总结会上,团队成员对着回放视频逐帧分析。“这个镜头拍到了一位老人认真记笔记,明天可以做个特写。”“情景剧结束后,有旅客主动问更多问题,说明我们触达了目标人群。” 李响在白板上画着数据图:活动累计覆盖 3000 余名旅客,回收的问卷显示,87% 的参与者能准确说出领保热线。
夜幕降临,机场恢复了往日的繁忙。王媛望着显示屏上起降的航班,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活动合影,配文:“愿每架飞机都平安起降,每个旅人都有人守护。” 这场 3 分钟的快闪或许短暂,但那些被记住的领保知识,将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成为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