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的人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吗?” 近期,安全用药专家、“问药师” 创始人冀连梅收到了大量类似的咨询。这一问题的背后,是众多蚕豆病患者及家属对用药安全的高度关注。作为一种常见的退烧药和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与蚕豆病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冀连梅药师结合专业知识,给出了权威解答。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什么是蚕豆病。蚕豆病又名 G6PD 缺乏症,是一种因红细胞缺乏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G6PD)而导致抗氧化能力降低的遗传病。患有这种病的人平时和正常人一样健康,但在接触蚕豆、某些药物或感染等情况时,容易发生急性溶血,出现乏力、黄疸、茶色尿等症状。目前,全球约有 4 亿人受 G6PD 缺乏症影响,在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及台湾等地属于高发区域。
为何大家会对蚕豆病患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有疑问?这源于冀连梅药师此前的科普。过去在讲解普通感冒和流感的退烧止痛时,她曾建议蚕豆病患者慎用对乙酰氨基酚,首选布洛芬。但在近期关于蚊虫叮咬后发烧的科普中,她却建议首选对乙酰氨基酚,这让不少人产生了困惑。
冀连梅药师解释,这两种建议的不同是基于利弊评估的结果。蚊虫叮咬后可能引发登革热等出血性疾病,而登革热患者不能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布洛芬类非甾体抗炎药。因此,在未排除登革热等疾病前,蚊虫叮咬后的发烧应首选对乙酰氨基酚,这一建议同样适用于蚕豆病患者。
事实上,蚕豆病患者在正常剂量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是安全的,这里的 “正常剂量” 指的是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无论是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烧,还是蚊虫叮咬后的发热,只要按规定剂量使用,都不会有问题。
但需要警惕的是过量使用的情况。对乙酰氨基酚的真正风险来自过量,而感冒时是最容易出现过量的场景。因为感冒时,人们除了使用退烧药,还常常会服用复方感冒药,而市面上 80% 以上的复方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将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与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服用,很容易导致剂量超标。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不仅可能让蚕豆病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还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因此,以往科普感冒退烧时,冀连梅药师会提醒蚕豆病患者慎用对乙酰氨基酚,这里的 “慎用” 是谨慎使用,并非禁用。
总结来说,蚕豆病(G6PD 缺乏症)患者在说明书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是安全的。在蚊虫叮咬后发热且未排除登革热等出血性疾病时,应首选对乙酰氨基酚而非布洛芬。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过量使用,用药前务必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核对有效成分,防止重复用药和超量用药,才能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