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紧急预警!广东暴发2940例基孔肯雅热,”花斑蚊”肆虐季如何自保?》​​

“痛得直不起腰!”近日,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热的急性传染病在广东暴发,7天内新增2940例本地病例。虽然上海目前尚未发现本土感染,但”花斑蚊”(白纹伊蚊)活跃的季节已经来临。面对可能输入的风险,上海疾控专家紧急提醒:防控蚊媒传染病刻不容缓!

广东疫情告急:7天新增2940例

广东省疾控局最新通报显示,2025年7月20日至26日,全省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2940例,分布在佛山、广州、中山等12个地市。值得庆幸的是,所有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报告。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董文彬介绍,”虽然上海目前没有本土病例,但广东的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病毒凶猛:关节痛到无法行走

基孔肯雅热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高热(通常超过39℃)和剧烈关节疼痛,严重者甚至痛得无法站立或行走。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陈健指出:”80%的患者会在发病后2-5天出现皮疹,部分人还会伴有结膜炎症状。”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患者需要充分休息、补液,并使用抗炎药和镇痛药缓解症状。”陈健强调,”但必须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为它可能加重病情。”

上海防控升级:多区开展灭蚊行动

尽管上海目前没有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但市爱卫办已启动多项防控措施:

  1. 蚊媒监测​:加强伊蚊密度监测,重点区域每周至少开展两次消杀
  2. 环境整治​:组织各区清理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3. 健康宣教​:通过社区宣传提高市民防蚊意识

“我们已要求各街道加强巡查,特别是对绿化带、喷水池等易积水区域进行重点处理。”青浦区赵巷镇物业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周都会请专业团队进行灭蚊消杀。

防蚊指南:七问七答保平安

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给出专业建议:

  • 花斑蚊活跃时段​: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
  • 居家防护​:安装20目以下密网纱窗,及时修补破损处
  • 室内灭蚊​:可使用电蚊拍、杀虫剂,但电蚊香不建议24小时连续使用
  • 外出防护​: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液

“特别提醒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在水培植物容器中玩耍,这些地方容易孳生蚊虫幼虫。”专家特别强调。

专家警告:这些药物禁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专家林炳亮提醒:”无论是基孔肯雅热还是登革热,患者出现高热时都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否则可能诱发出血或加重关节损伤。”

​【新闻总结】​

基孔肯雅热疫情给上海敲响三记警钟:

  1. 输入风险存在​:广东疫情可能通过人员流动传入上海
  2. 蚊媒活跃期来临​:高温多雨季节最适合伊蚊繁殖
  3. 防控意识待加强​:部分市民防蚊措施仍不到位

疾控专家呼吁市民做到”三个主动”:

  • 主动清理家中积水
  • 主动做好个人防护
  • 主动学习防病知识

“只要我们做好防控,就能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董文彬表示,”市民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随着8月下旬灭蟑灭鼠行动的开展,上海将进入全年病媒防控的关键时期。这场与蚊虫的”战争”,需要每个市民的共同参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