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何以 “圈粉” 海外?揭秘文化出海的密码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下,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正悄然席卷全球 —— 中国网络文学,这个诞生于互联网土壤的新兴文学形式,不仅在国内收获了海量读者,更在海外市场成功 “圈粉”,成为文化出海的强劲力量。究竟是什么让网络文学跨越国界,深受海外读者喜爱?让我们一同探寻其背后的奥秘。

回溯往昔,一部《全职高手》的出海历程,堪称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经典范例。2011 年,这部 500 多万字的电子竞技题材网络小说在起点中文网开启连载。彼时,作者 “蝴蝶蓝” 或许未曾料到,它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响。2014 年完结后,2015 年《全职高手》便登陆日本,由日本出版社 Libre 出版日文版,下载量超 3000 万次,出版社还贴心制作 “用语解说” 栏目,帮助日本读者理解文中独特的电竞术语与文化内涵。2017 年,其英文版上线阅文集团旗下的起点国际,累计海外阅读量突破 1.3 亿次。从动画首日播放破亿,到动画大电影在 9 个国家及地区上映,同名电视剧播放量近 40 亿次,《全职高手》凭借其精彩的故事与鲜活的人物,构建起庞大的 IP 宇宙,实现了从文字到多元媒介的成功跨越,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

起点国际作为网文出海的先锋平台,自 2017 年问世以来,成绩斐然。2018 年开通原创功能后,更是吸引众多海外用户从单纯的阅读者转变为创作者、翻译者乃至 IP 共创者。截至 2024 年底,起点国际已上线约 6800 部中国网络文学翻译作品,培育 46 万名海外作家,累计访问用户近 3 亿,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在阅文集团,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家共同投身网文创作,中国网络文学正逐步演变为世界的网络文学,从内容出海、模式出海迈向 “全球共创 IP” 的全新阶段。

7 月 21 日,瑞士国家旅游局与阅文集团《全职高手》IP 合作启动,主角叶修化身 2025 年 “瑞士旅游探路员”,在瑞士各地开启主题打卡活动,“苏黎世见” 成为各国粉丝间的热门问候语。这一合作不仅彰显了《全职高手》IP 强大的全球影响力,更体现出网络文学在打破 “次元壁”,实现跨领域、跨文化融合方面的无限潜力。

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天蚕土豆” 对此深有体会。他的作品《斗破苍穹》《武动乾坤》《元尊》等纷纷走向海外。在他看来,网络文学能在海外 “圈粉”,关键在于传递共通的情感内核。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文化差异,但作品中蕴含的爱情、友情、亲情等人类共通情感,能跨越国界,触动读者心灵。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故事,让海外读者产生共鸣,是网络文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同时,中国网络文学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海外读者具有强烈吸引力。“天蚕土豆” 的作品以剧集、漫画等形式出海,漫画版《元尊》在韩国、日本、美国及东南亚地区上线,并入选 2020 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海外传播榜。通过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开展的中国网络文学 Z 世代国际传播工程,《万相之王》被译为波斯语并改编成外语有声书,融入笙、箫、笛等中国传统乐器音效,尽显中华美学风格。

然而,网络文学出海并非一帆风顺,翻译难题首当其冲。早期,“天蚕土豆” 的作品被海外读者自发翻译,不同国家译名各异。在《元尊》出海时,团队需研究受众阅读趣味,建立语料库,因无法用法语翻译,最终采用拼音,在日文版中,将 “雀” 译为 “朱雀”、“龙” 译为 “天龙”,助力读者理解。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网文翻译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显著降低,为规模化出海提供可能,但精准度与文化内涵传达仍需人工 “精加工”,以确保译文既 “信达雅”,又不失原著韵味。

网络文学作为中国文化 “漂洋过海” 的新载体,正逐渐成为与韩剧、日漫、好莱坞电影比肩的文化产业。它以独特的叙事与丰富的情感,让外国读者感受中华美学,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进而读懂中国、爱上中国。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网络文学必将承载着更多中国好故事,扬帆远航,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持续书写文化出海的精彩篇章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