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档,一部名为《东极岛》的电影以破竹之势席卷全国各大 IMAX 影院,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作为今年暑期档唯一一部堪称大投入、高水准的华语电影工业大片,它不仅填补了国产重工业电影的空缺,更凭借恢弘的战争场面、深刻的人性刻画以及演员们 “自毁式” 的精彩表演,成为继《南京照相馆》之后最具话题性的主旋律题材作品,引发观众热议。

《东极岛》以二战期间震惊中外的里斯本丸事件为原型创作,这是一段在历史教科书中常被忽略的过往。1942 年 10 月,载有 1800 余名英军战俘的日军运输船 “里斯本丸” 在浙江东极岛附近海域被美军鱼雷击中,船舶沉没之际,日军竟用机枪扫射意图逃生的战俘。危急时刻,东极岛的渔民们顶着狂风巨浪,救下了 300 多名英军战俘,展现出超越国界的人道主义光辉。
为了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生动展现人性光辉与战争的残酷,影片制作组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不仅申请调阅解密档案,走访渔村老人后裔进行口述史采集,还聘请历史顾问团队全程跟进剧本创作,筹备时间长达 5 年。最终呈现的故事,绝非简单复述历史,而是让 80 年前的热血在当下观众心中重新点燃。
在视效制作方面,《东极岛》堪称震撼,实景拍摄更是有重大突破。管虎与费振翔导演带领制作团队亲赴里斯本丸当年沉船海域和东极岛,在看到荒废的渔村后,他们建造了一座真正的渔村,1:1 还原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带有舟山建筑特点的渔民居住场景。更令人惊叹的是,剧组打造了多艘实体仿古渔船,在舟山外海的极端环境中完成了真实海战拍摄。管虎导演还不惜成本,使用至少三台 IMAX 高倍摄影机进行水下实拍,摄像机经过特殊加固并配备价值百万的防抖设备。为了呈现沉浸式的战争场面,特效团队另外建造了 1/3 比例的船只模型,通过数控液压装置精确再现船只倾覆过程,影片中的海战大戏因此成为国产战争片的新标杆。
《东极岛》的剧本扎实,演员们的表现更是出彩,他们的变化之大令人咋舌,造型也十分狂野,用 “重生” 来形容他们的表演毫不为过。朱一龙为塑造渔民阿赑这一角色,提前驻扎东极岛,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魔鬼训练,包括水下抗寒与自由潜特训等。体能训练同样严苛,他每天在高温下暴晒、挥汗如雨,疯狂减脂,最终体脂率降至惊人的 9.5%,数月训练导致全身上下多次脱皮。
吴磊的自我突破也令人钦佩,他跟随东海舰队退役潜水教练学习专业自由潜技术,最终能在无氧气装置下完成深潜作业,从进剧组到结束几乎没穿过多少衣服。倪妮则零妆容上阵,被烈日晒出的斑痕清晰可见,她通过低碳饮食配合高强度体能训练,两个月下来胳膊和腿明显变粗,穿上渔民服装混在人群中几乎认不出来。她还打破女性不能出海的规矩,在片中从容掌舵指挥、摇旗呐喊,将女性力量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杨皓宇饰演的保长李元兴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他为了让大家活下去,能忍受一切,甚至屈辱。在与朱一龙的一场耳光戏中,那一声声脆响让人走出影院后仍记忆犹新。阿赑与李元兴因反抗日军起冲突,李元兴一直叫阿赑忍耐,镜头从朱一龙的远侧角度逐渐拉近,转到杨皓宇颤抖的眼角特写。朱一龙愤怒扭曲的面容上,连续三个由轻到重、由迟疑到决绝的耳光狠狠抽在杨皓宇脸上,一次比一次用力。这三记耳光,第一记是对无奈的抗诉,第二记是尊严被碾碎的耻辱,最后一记是无需再忍的反击。杨皓宇曾告诉朱一龙:“不用留力,要的就是绝望的颤动。”
这场戏也迎合了整个故事线,前期渔民们一直隐忍克制,到最后集体摘下草帽,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出海营救、绝地反击,将影片的燃点推向最高峰。导演把挤压情绪的释放完全交给两位演员自由发挥,这临场发挥成就了又一幕经典影像。事后在首映礼发布会上,朱一龙直言最对不起杨皓宇,称当时情绪到了顶点,不狠打真不行,因为那时他不是朱一龙,对面也不是杨皓宇,他们只是受压迫要反抗、有骨血的中国人。
《东极岛》凭借对历史的尊重、震撼的视效以及演员们全身心的投入,成为暑期档的一匹黑马。它不仅让观众重温了那段被忽略的历史,更让人们看到了演员们为艺术奉献的精神,无疑是今年国产电影中的一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