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是外星飞船还是自然彗星?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神秘的星际访客总是能引发人类无尽的好奇与猜测。据美媒9月1日报道,一颗名为3I/ATLAS的巨大彗星,正以每小时35.57万千米的速度冲向太阳,它的出现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科学界激起了层层涟漪。

早期发现,揭开神秘面纱

7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台望远镜首次捕捉到3I/ATLAS冲向太阳的踪迹。然而,一项研究显示,这个星际访客可能早在两个月前就已进入人类的视野。研究人员利用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发现了可追溯至5月7日的3I/ATLAS新图像。这些早期数据不仅表明它本可以更早被发现,还揭示了其异常的行为。

在5月7日至6月3日期间TESS对它的观测中,3I/ATLAS的亮度突然变为原来的五倍。科学家预计,随着它接近地球,亮度会增加,但在这段时间内它所行进的距离,只能解释亮度增加1.5倍的原因。这种异常强烈的亮度变化,让科学家们不禁猜测,它可能并非普通的彗星,而是外星飞船。

“预发现”助力,追踪星际之旅

由于有数百台望远镜和卫星持续观测天空,像彗星或小行星这样的天体,其影像往往在科学家注意到它们之前就已存在于数据之中。因此,科学家们会仔细搜寻旧的望远镜数据,查看天体是否出现在更早的图像中,这一过程被称为“预发现”。

在7月1日被ATLAS小行星预警系统发现后,科学家发现智利的薇拉·鲁宾天文台在10天前就曾观测到3I/ATLAS。这促使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地在其他望远镜的历史数据中寻找这个神秘天体的更早影像。尽管TESS的设计初衷是观测恒星,而非像3I/ATLAS这样极其暗淡的天体,但它每200秒就会拍摄一张天空照片。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该研究首席作者阿迪娜·范斯坦博士认为,TESS可能早在官方发现之前就已探测到这个星际天体。由于3I/ATLAS太过暗淡,无法在单张照片中显现,范斯坦博士和她的同事们采用“移位叠加”技术,将多张天空照片叠加起来,使这个星际天体的亮度足以被探测到。通过将“观测窗口”的起始时间提前近两个月,这次“预发现”使科学家能更准确地估算3I/ATLAS的轨道,证实它来自太阳系之外。

亮度之谜,众说纷纭

研究人员发现,当3I/ATLAS到达距离太阳是地球到太阳距离六倍的位置时,其亮度出现了突然且迅速的增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亮度增加了约五倍,这远远超出了正常彗星的预期。

曼彻斯特大学的天文学家迈克尔·加勒特教授认为,观测到的亮度增加无法仅用几何因素来解释,一定是由于彗星上的活动导致的。此前,一些人将3I/ATLAS的异常亮度视为它可能并非自然起源的证据,哈佛大学的阿维·勒布教授认为,这个天体可能通过机械方式产生自己的光,这为它可能是人造天体增添了一个潜在线索。然而,大多数科学家都驳斥了勒布教授的理论,牛津大学的克里斯·林托特称这个想法“荒谬至极”。

根据最新研究,亮度的突然增加很可能是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超挥发性”冰的释放所致。这些冰在距离太阳比水冰远得多的地方就会蒸发成气体,当彗星接近太阳时,这些气体在彗星周围聚集形成彗发,反射更多光线,从而产生了TESS探测到的亮度峰值。这表明来自不同太阳系的天体,其化学成分可能与我们太阳系附近的天体有很大差异。

3I/ATLAS的出现为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它是外星飞船还是自然彗星,目前尚无定论,但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加深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