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扶起来!”“先把人架到旁边安全的地方!”—— 当看到有人从高处跌落受伤,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立刻上前搀扶。然而,这样看似善意的举动,却可能给伤员带来致命的二次伤害。近日,一起空调安装工人因绳子被铁皮割断从楼上跌落的事件,再次敲响了科学急救的警钟:面对高处摔落伤员,“不动” 有时比 “乱动” 更重要,盲目搀扶反而可能酿成大祸。

据了解,该空调安装工人在作业时,安全绳意外被墙面铁皮割断,身体从高空直接坠落。事故发生后,现场有热心群众试图立刻将工人扶起,幸好旁边有具备急救常识的人员及时制止,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强调:“高处跌落伤员往往伴随骨折、脊柱损伤等潜在伤情,此时最危险的行为就是随意搬动或强行扶起。很多人误以为‘扶起来’是帮助伤员,实则可能导致骨折断端移位、损伤血管神经,若存在脊柱损伤,甚至可能造成瘫痪等不可逆转的后果。”
为何不能随意扶起高处摔落的伤员?从医学角度来看,高处跌落时人体受到巨大冲击力,极易引发肋骨骨折、四肢骨折、脊柱骨折等损伤。以脊柱骨折为例,脊柱内包裹着脊髓,是神经传导的重要通道。若伤员存在脊柱损伤,随意搬动或扶起时,脊柱的受力平衡被打破,骨折部位可能压迫或撕裂脊髓,导致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而对于四肢骨折伤员,盲目搀扶会使骨折断端摩擦移位,不仅加重疼痛,还可能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增加后续治疗难度。
此外,高处跌落还可能导致内脏损伤,如肝脾破裂、肺挫伤等。这类损伤在体表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意搬动会加剧内脏出血,延误最佳救治时机。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解释:“人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高处跌落可能导致内部‘零件’错位或损坏,此时盲目‘拆解’(搀扶搬动),只会让‘损坏’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先确保现场环境安全,再进行科学的初步处理。”
那么,面对高处摔落伤员,正确的急救步骤该如何操作?首先,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拨打 120 急救电话,清晰告知事故地点、伤员数量及大致伤情,为专业救援争取时间。其次,评估现场环境安全性,若存在高空坠物、漏电、交通拥堵等安全隐患,需在不搬动伤员的前提下,通过设置警示标识、疏导人群等方式排除风险,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对伤员进行初步检查:观察是否有明显外伤出血,若有,可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按压伤口止血,但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按压骨折或疑似骨折部位;同时密切关注伤员意识、呼吸、心跳情况,若伤员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但始终牢记,除非存在立即危及生命的环境风险(如火灾、爆炸),否则绝不能随意搬动伤员,更不能强行搀扶其站立或行走。
“人受了伤、生了病,并不是你把他扶起来就会伤好病愈的!” 这句急救箴言值得每个人牢记。在意外发生时,善意的前提是科学,盲目施救不仅帮不了伤员,反而可能成为 “隐形杀手”。普及高处跌落伤员的正确急救知识,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更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未来,期待通过更多应急科普宣传,让 “不盲目搀扶高处跌落伤员” 成为大众的共识,用科学急救守护更多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