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暗藏‘毒’陷阱!这些劣质货正在悄悄伤害你”​​

“手机天天不离手,手机壳安全却少有人关注!”在这个手机几乎成为人体”新器官”的时代,我们每天与手机壳亲密接触,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看似普通的配件可能正悄悄释放着”毒物”,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近日,广东台今日关注曝光了劣质手机壳”毒物”超标问题,那些颜色鲜艳、异味刺鼻的手机壳,很可能含有塑化剂、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将带来不容小觑的健康隐患。

​(劣质手机壳:健康”隐形杀手”)​

走进线下商场或浏览购物网站,手机壳可谓五花八门,款式、性能、价位多样。然而,不少消费者反映,新买的手机壳异味明显。广州街坊叶女士表示,有些手机壳有不好闻的塑料味道,质量差的更是刺鼻。街坊范先生也担忧,劣质塑料材质可能通过触摸和气味对人体造成损伤。这股难闻的气味,正是有害物质超标的危险信号。

究其原因,手机壳生产门槛极低,买套模具就能批量制造。一些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甚至回收医疗废料、电子垃圾,简单处理后就用来制作手机壳。这些劣质手机壳中,往往含有大量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对人体危害极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白云分院保健部副主任医师周霞指出,邻苯二甲酸酯化学成分类似雌激素,长期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道吸收,会对不同人群造成严重影响:女童易出现性早熟,男童性发育受影响,成年女性易内分泌紊乱,男性精子质量下降。

更令人担忧的是,劣质手机壳还可能含有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多环芳烃是一类致癌物质,会改变基因增加患癌风险;颜色鲜艳的劣质手机壳可能含铅等重金属,会损害神经系统、消化肾脏和骨骼,对神经和智力的影响更是不可逆。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购买的是正规产品,长期使用后也会因磨损、老化释放有害物质。因此,专家建议定期更换手机壳更安全。

​(如何挑选安全手机壳?)​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手机壳,消费者该如何辨别优劣,挑选安全的产品呢?

首先,可以通过感官初步判断。如果手机壳散发出刺鼻异味,手感粘腻,侧边毛刺过多,按键卡顿,那么很可能是劣质产品,不建议购买。购买后,建议通风一周后再使用,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挥发。

在材质选择上,液态硅胶或TPU材质的手机壳通常是更安全的选择,这类产品通常无异味,手感柔软且有韧性。

最稳妥的方式,是选择标有3C认证、符合国标《手机壳套通用技术要求》的产品。3C认证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通过该认证的产品在质量和安全上更有保障。

​(新闻总结)​

劣质手机壳”毒物”超标问题不容忽视,这些看似普通的配件可能含有塑化剂、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将对人体健康,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壳时,应提高警惕,通过感官判断、选择安全材质和认证产品等方式,挑选健康安全的手机壳。同时,定期更换手机壳也是降低健康风险的有效措施。让我们从关注手机壳安全开始,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远离这些隐藏在身边的”毒”陷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