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癌症高发,电饭煲是 “帮凶”?医生提醒:7 种省钱行为暗藏危机

“咱家这电饭锅不能要了,得扔了!” 老王刚拿起电饭锅,就被妻子一把摁住。在他的解释下,妻子才知道,原来老王看到网上说电饭锅有毒还致癌,现在癌症发病率这么高,就是因为天天用电饭锅。这看似离谱的说法,却让不少人忧心忡忡,电饭煲真的是癌症高发的 “帮凶” 吗?

其实,关于电饭锅致癌的传闻由来已久。去年底,还有 “世界卫生组织劝停使用电饭煲” 的说法流传,称电饭锅内胆是导致肝癌的催化剂。但实际上,在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及相关网页上,根本检索不到相关内容。市面上电饭锅的内胆材质多样,主流是铝制品,因其受热均匀且快速,但铝材不能直接接触食物,所以内胆表面会添加特氟龙涂层或陶瓷涂层。这些涂层性质稳定,耐酸碱,无毒且不易分解,能抵御 250℃以下的高温,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更不会致癌,除非涂层意外脱落。

央视曾做过实验,发现 “特氟龙” 涂层在加热到 300℃时会分解,而正常情况下,电饭锅煮饭温度不会超过 180℃。不过,电饭煲内胆 “掉漆” 后确实不建议使用,因为此时煮饭容易粘锅,米饭焦糊可能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而且内胆中的铝材直接接触食物,可能导致铝摄入量超标,增加慢性毒副作用。

除了电饭锅的使用,生活中还有很多看似省钱,实则可能埋下健康隐患、甚至诱发癌症的坏习惯。

很多家庭的电饭锅只要没坏就不更换,可内胆一般用 3-5 年就该换,若涂层明显脱落,更要马上更换,不然省了小钱,可能损害大健康。

购买折扣水果也是常见现象,有些长辈觉得削掉坏的部分还能吃,殊不知腐败部分可能含一级致癌物霉菌,即使削掉可见腐坏部分,仍有致癌风险,最好买新鲜水果,放置太久的鲜果切和半成品也应少买。

隔夜菜反复吃同样不可取,隔夜食物含硝酸盐,摄入后会转为亚硝酸盐等致癌物,经常吃会增加致癌风险。

炒菜不开抽油烟机,看似省电费,实则危害极大。炒菜产生的油烟含 200 多种有害物质,是女性非吸烟者肺癌风险提升的重要诱因,炒完菜也别马上关抽油烟机,以免油烟残留增加室内 PM2.5。

用超市塑料袋装肉,可能让塑料袋中的催化剂、塑化剂进入食物,干扰内分泌,增加乳腺癌风险。

用塑料瓶装米面油,因塑料瓶设计并非针对这些物品,可能释放有毒物质,且长期使用会老化,增加有害物质释放。

省钱不去体检,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可能让小病拖成大病,早期一些疾病及时发现治疗,能降低后期风险。

内衣裤一直穿,即使没破损也不利于健康,内裤易残留细菌,需定期更换,避免感染风险。

钱不是省出来的,有些钱该花就得花,别让省下来的小钱,最终为健康风险买单。重视生活细节,摒弃不良省钱习惯,才能更好地守护健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