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深陷创新瓶颈的当下,折叠屏手机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成为高端市场最具增长潜力的突破口。据Counterpoint最新报告,2024年欧洲这一手机高端市场的晴雨表显示,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7%,而在这背后,中国手机品牌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在全球高端市场快速崛起。

曾经,三星在欧洲折叠屏手机市场近乎垄断。2022年,三星大折叠屏市场份额高达98%。然而,随着荣耀、谷歌、OPPO、传音等越来越多手机厂商涌入折叠屏市场,三星的市场份额开始下滑。到2023年底,其份额已降至73%,且这一趋势在2024年仍在延续。
中国折叠屏手机在欧洲市场的“突围”表现亮眼。在年出货十几亿部手机的大市场中,折叠屏虽属小众产品,却是品牌高端化能力和本地化运营的试金石。华为、OPPO、vivo、荣耀、小米等头部厂商纷纷布局,苹果也传出将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首款折叠屏iPhone,未来两年出货量将维持在数百万部级别。荣耀凭借广受好评的Magic V2及后续升级的Magic V3,在2024年欧洲书本式折叠屏市场异军突起,销量同比增长高达377%,市场份额飙升至34%,成为增长最快的厂商。今年8月28日,荣耀新一代折叠旗舰Magic V5在伦敦发布,在轻薄、耐用、影像与电池技术上显著提升,还攻克了折叠屏“轻薄、大容量电池、高可靠性”不可能三角,搭载全球首个端侧语音大模型,支持更高效准确的AI通话翻译新体验。这一技术得益于荣耀与上海交通大学的产学研合力,双方相关研究成果入选国际音频领域顶会INTERSPEECH 2025录用论文,破解了多语种翻译的行业桎梏。
中国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数年技术积累的结果。在铰链设计、屏幕耐久性和应用生态适配三大核心领域,中国厂商实现突破。vivo X Fold5采用超薄液态金属 + 碳纤维复合材料铰链,零件数减少40%,量产成本降低60%;荣耀Magic V5通过鲁班大模型分析500个特征点,将铰链匹配精度从0.04mm提升至0.003mm;华为依托鸿蒙系统构建生态闭环,HarmonyOS 5.0实现120个头部应用原生适配,独创“全景多窗”支持三应用同屏。
这些技术创新背后,是中国本土供应链的全面成熟。柔性面板领域,京东方、TCL华星、天马微电子和维信诺等中国企业占据全球折叠屏面板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关键铰链部件方面,精研科技、科森科技等企业突破精密加工技术瓶颈,组件成本较三年前下降50%;UTG玻璃实现国产化逆袭,国产UTG良率从65%提升至80%,推动屏幕模组价格下降30%。供应链的集群效应使中国折叠屏手机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价格下探至5000 – 7000元区间,为海外市场定价策略提供灵活空间。
市场研究机构预计,2021 – 2027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将以49.48%的复合增速增长,2027年将达1.02亿台。这个增长空间足以容纳多个头部品牌,但只有持续创新的玩家才能赢得最终胜利。中国折叠屏手机正以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在全球高端市场重塑格局,成为引领折叠屏时代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