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鹅往往是“凶兽”的代名词,小时候在农村被鹅追的经历,让不少人长大后看到鹅都心有余悸。然而,广西贺州农户陆先生家的一只14斤肥鹅,却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鹅的传统认知,它以黏人的姿态和可爱的撒娇行为,成为了网络上的暖心焦点。

黏人肥鹅,萌化主人
陆先生发布的视频中,这只体型庞大的雄鹅尽显反差萌。它主动钻进陆先生的怀里,肥美的身躯紧紧贴着主人,用头和脖颈轻轻蹭着,乖乖地任由主人抚摸。每次得到主人的拥抱后,它就会变得异常安静,甚至都不愿再去和自己的鹅伙伴玩耍。陆先生对这只鹅感情深厚,把它当成了亲密的宠物。曾经有人看到视频后,愿意出1万元的高价收购这只鹅,在普通鹅的价格对比下,这无疑是一笔天价。但陆先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坚定地表示“绝不卖、也不杀”,要一辈子养着它。
鹅的社交智慧,打破刻板印象
很多人对鹅的印象停留在“五禽之首”“东北炖大鹅”等标签上,认为它们只是普通的家禽,甚至是具有攻击性的动物。但实际上,科学研究表明,鹅是高度社会化且聪明的鸟类。它们能够通过视觉识别群体内的不同鹅、记住图案和环境,还能通过视觉线索识别群体成员和家庭成员,雏鹅可以凭借大小、形状和动作等视觉线索紧跟母亲,获取食物和保护。鹅与配偶、后代以及群体成员之间会建立牢固的情感纽带,通过持续的交流和互动来维持这些关系。
此外,鹅还能通过独特的叫声相互识别,即使在庞大的群体中,父母和后代也能保持联系。它们能够理解群体内部的社会结构,清楚自己在等级制度中的位置,以及理解其他个体的角色和主导地位,有助于维持群体秩序,减少冲突。鹅群还具有同理心,能够识别出群体中压力或寻求安慰的信号,会聚集在个体周围,回应求助者的求救声。
养鹅之道,尊重与信任
鹅拥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这意味着养鹅需要我们尊重它们,避免做出可能被鹅视为威胁的行为。养鹅人可以利用鹅能识别人类的能力来建立信任,通过规律的喂食时间和平静友好的态度,让鹅感到安全和舒适。当鹅适应并接纳了主人,像陆先生家这样黏人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只是很多人养鹅只是将其当作普通家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精细的照顾。
陆先生家的14斤肥鹅,以它的黏人可爱,让我们看到了鹅温顺友好的一面。它不仅是陆先生的宠物,更是一个温暖的陪伴。陆先生坚守“不卖不杀”的承诺,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这个故事提醒着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应该以更加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