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繁华都市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 “秘密”:那些在组屋楼下、公园草丛甚至地铁站口,时不时 “嗖” 地飞过的 “野鸡”,竟有着 8000 年的古老身世,是现代家鸡的 “老祖宗”!这一发现,让人们对新加坡街头的这些 “常客”,瞬间充满了好奇与惊叹。

漫步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你或许会偶遇一种模样独特的鸡。它们长着显眼的白耳朵,羽毛色彩斑斓,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光泽;尾巴蓬松,点缀着几缕白毛,高高翘起,尽显俏皮;雄鸡的鸡冠挺拔耸立,仿佛在展示着自己的威严(母鸡则无鸡冠)。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原鸡,家鸡 8000 年前的祖先。与温顺的家鸡不同,红原鸡野性未驯,保留着短距离飞行的能力,虽然飞行距离有限,但高度不容小觑,常常能轻松飞上三四层楼高的树木,瞬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据中国科学院研究表明,大约 8000 年前,东南亚的红原鸡被人类驯化,逐渐演变成如今遍布全球的家鸡。红原鸡,英文名为 junglefowl,马来名为 Ayam Hutan(森林鸡),华人习惯称其为 “原鸡” 。其历史可追溯至久远的年代,最早出现在中国,随后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如中南半岛、印度、印尼,以及中国的云南、广西、海南等地。在新加坡,街头常见的野鸡,大多是乌敏岛红原鸡的混血后代,血脉传承有序。
红原鸡钟情于水边环境,林地、草地,靠近湖泊、溪流之处,皆是它们的理想栖息地。这里丰富的鱼类、昆虫和草籽,为红原鸡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它们堪称杂食界的 “高手”,长嘴如同精巧的觅食工具,捉鱼时动作敏捷,啄起昆虫来更是快、准、狠,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偶尔,你还能目睹它们 “飞身夺面包” 的精彩瞬间,只是在新加坡,严禁投喂野生动物,违反者将面临高额罚款,初次被抓可能罚款 5000 新币,再犯罚款更是高达 10000 新币,所以,面对这些古老的 “鸡祖宗”,我们还是远远欣赏为妙。
想要在新加坡辨认出红原鸡,其实有妙招。一看脚色,红原鸡的脚呈灰色,而普通野鸡的脚是黄色;二听叫声,红原鸡的叫声短促干嚎,略显吵闹,普通鸡打鸣则声音洪亮且极具穿透性;三瞄尾巴,雄性红原鸡的尾巴根处有一撮标志性白毛,普通野鸡则没有这一特征。若想邂逅最纯正的红原鸡,不妨前往新加坡西部军事演习区附近碰碰运气,要是你有幸遇到完全符合这些特征的鸡,那可就等同于见到了活生生的 8000 年 “活化石”,赶紧拍照留念,绝对能在朋友圈 “大放异彩”。
在新加坡这个现代化都市中,红原鸡的存在,宛如一段活着的历史,诉说着物种的演变与传承。那么,亲爱的读者,你在新加坡遇到过这些神秘的 “鸡祖宗” 吗?又是在哪些奇妙的地方与它们邂逅的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