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预防迎来突破性进展:新型疗法打 1 针管半年,防护效果近 100%

艾滋病,这个曾被视为 “绝症” 的传染性疾病,自 20 世纪 80 年代首次被发现以来,一直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截至 2023 年底,中国现存活的 HIV 感染者 / 艾滋病患者约有 129.0 万例,当年新报告 11.0 万例,死亡约 4.2 万例。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痛苦与挣扎。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取得了显著突破,尤其是近期一款新型 HIV 暴露前预防疗法的问世,让人们看到了终结艾滋病流行的希望。

这款名为来那帕韦(lenacapavir,商品名:Yeztugo)的新型疗法,于 2025 年 6 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作为暴露前预防用于降低成人和体重至少 35 公斤青少年经性传播感染 HIV 的风险。它最大的亮点在于,一年只需进行 2 次皮下注射,就能提供接近 100% 的防护效果,是首款 “打 1 针管半年” 的超长效 HIV 预防选择,还被《科学》(Science)期刊评为 “2024 年度科学突破” 之一。

要了解来那帕韦的神奇之处,得先看看 HIV 病毒是如何入侵人体细胞的。当 HIV 进入人体后,会将自身的 RNA 基因组逆转录成病毒双链 DNA,并用 HIV-1 衣壳将这些 “病毒制造图纸” 及复制酶等工具打包,偷偷送入细胞。进入细胞后,HIV-1 衣壳会拆解,让病毒 DNA 进入细胞核与细胞 DNA 整合,使健康细胞变成 “制毒窝点”。而来那帕韦作为 HIV-1 衣壳抑制剂,能精准阻断 HIV 衣壳蛋白的拆卸,让病毒的 “图纸箱” 无法打开,破坏病毒核心,阻止其进入细胞核,从而扼杀病毒的感染计划。

两项代号为 “PURPOSE 1” 和 “PURPOSE 2” 的 3 期临床试验数据,充分证明了来那帕韦的出色效果。在 “PURPOSE 1” 研究中,2134 名接受每年 2 次皮下注射的参与者无一人感染 HIV,实现 100% 预防效果;“PURPOSE 2” 研究里,来那帕韦治疗组的 2179 名参与者中仅 2 人感染,防护效果达 99.9%,均优于传统口服方案,且总体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显著安全性问题。

与已问世超过 10 年的口服暴露前预防药物相比,来那帕韦优势明显。口服药物需每日服用,虽能达到几乎 100% 的预防效果,但因污名化等因素,很多人难以坚持,实际效果不佳。而新型疗法从 “每天吃药” 变为 “一年 2 针”,减少了用药焦虑,提高了便利性,也减轻了社会污名化压力,更易被高风险人群接受,有望提高预防效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任何预防措施都不能保证绝对安全。高危人群使用该疗法时,仍需结合安全套等其他预防措施,同时定期进行 HIV 检测和复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1 月,来那帕韦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耐药型 HIV,相信其用于暴露前预防的适应症也将早日在中国获批,惠及更多人。

从 “每天 1 片” 到 “半年 1 针”,新型 HIV 暴露前预防疗法的出现,是医药科技的重大进步,为艾滋病防控增添了强有力的工具。期待未来有更多创新疗法问世,助力早日终结 HIV 流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