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这简直是教科书级的’掏空式分红’!”当科兴生物宣布每股派息55美元的”清仓式”分红计划时,资本市场一片哗然。6月18日,这家曾在新冠疫苗领域风光无限的企业,突然抛出总金额最高近75亿美元的分红方案,股息率高达850%。然而,在这看似慷慨的举动背后,却是一场持续七年的控制权争夺战的升级。英国枢密院一纸裁定,让科兴生物的股权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而这场分红盛宴,究竟是股东权益的胜利,还是管理层为保控制权的”最后挣扎”?

一、”清仓式”分红:慷慨还是掏空?
科兴生物此次分红计划堪称”豪横”:
- 每股派息55美元:7月7日前支付
- 追加特别股息:每股19美元+20-50美元
- 总分红金额:最高接近75亿美元
而截至2024年6月末,科兴生物股东权益总额仅86.49亿美元。这意味着,若分红计划全部实施,公司资产将所剩无几。更令人震惊的是,公司停牌前股价仅6.47美元/股,股息率高达850%——投资100元,回报850元!
“这哪里是分红,分明是在瓜分公司。”市场分析师直言不讳。
二、七年恩怨:从联手创业到反目成仇
科兴生物的控制权之争,始于2016年的私有化退市风波:
- 2001年:尹卫东与潘爱华共同创立公司
- 2003年:引入资本,股权结构生变
- 2009年:纳斯达克上市
- 2016年:私有化争夺战打响
双方阵营:
- 尹卫东阵营:赛富基金、维梧资本
- 潘爱华阵营:ST未名、1Globe资本
这场争夺战持续七年,期间上演了:
- 强行控制厂房
- 举报行贿和职务侵占
- “毒丸计划”稀释股权
今年1月,英国枢密院裁定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毒丸计划”无效,局势再度逆转。
三、业绩过山车:新冠红利消退后的困境
科兴生物的业绩曲线犹如过山车:
- 2015-2020年:销售收入13.01亿美元,净利润2.01亿美元
- 2021年:新冠疫苗助推下,销售额暴增3694%至193.75亿美元
- 2022年:销售收入骤降至14.93亿美元
- 2023-2024年:陷入亏损
更严峻的是:
- 新冠疫苗2024年1月停产
- 研发费用持续下降
- 现金储备仅10.72亿美元
“没有新的增长点,却在大额分红,公司未来发展堪忧。”业内人士担忧道。
四、未来迷局:退市风险与上市困境
当前科兴生物面临多重危机:
- 审计机构辞职:2024年年报难产
- 退市风险:纳斯达克退市可能性大增
- 国内上市困难:股东内斗影响估值
“这场分红盛宴,可能是公司价值毁灭的开始。”市场人士评论道。
【结语】
科兴生物的”清仓式”分红,表面上是股东权益的胜利,实则暴露了公司治理的深层次危机。在持续七年的控制权争夺后,这家曾经辉煌的疫苗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当新冠红利消退,研发停滞、现金枯竭、诉讼缠身等问题接踵而至,科兴生物能否走出困局?这场分红盛宴,或许只是漫长黑夜前的最后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