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义齿,3小时完成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在美国LDC口腔展上,黑格科技展示的全球首个多材料DLP打印全口义齿引发轰动。这项名为”OnePrint Denture”的技术,不仅打破了传统义齿生产需要数十道工序的桎梏,更实现了强度、透明度与色彩的多材料一体化成型。当全球口腔医疗市场正面临老龄化带来的需求井喷,黑格科技用3D打印技术交出了一份颠覆性答卷——这不仅是生产效率的革命,更是整个齿科制造范式的升级。

【行业痛点:传统义齿生产的”效率陷阱”】
联合国数据显示,2050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将达16亿,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20%。与老龄化相伴的是牙列缺损的高发,活动义齿需求激增。然而传统生产流程却深陷效率泥潭:
- 工艺复杂:充胶排牙需数十道工序,熟练技师日均最多完成3副
- 周期漫长:从取模到交付平均耗时5-7天
- 质量波动:人工操作导致返工率高达20%
更严峻的是,全球齿科技师缺口正以每年15%的速度扩大,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指数级增长。
【技术突破:多材料DLP打印的三大革命】
黑格科技的”OnePrint Denture”技术实现了三个层面的颠覆:
- 材料融合革命
- 首创多材料DLP打印,突破单材料限制
- 实现高强度牙冠与柔弹基托的一次成型
- 材料粘度兼容性提升300%,突破高粘度材料打印瓶颈
- 生产效能革命
- 生产周期从7天压缩至3小时
- 人工成本降低80%,良品率提升至99%
- 支持规模化量产,单台设备日产能达20副
- 临床体验革命
- 打印即成品,无需后续打磨粘接
- 牙龈部分实现生物级仿真
- 佩戴舒适度提升60%
“这相当于把义齿工厂装进了打印机。”黑格科技CTO表示。其采用的DLP技术相比喷头式3D打印,材料利用率提升50%,且能实现0.01mm的层厚精度。
【市场格局:数字化转型的全球竞赛】
当前齿科数字化呈现明显区域分化:
- 北美/欧洲:80%诊所已部署数字化设备
- 亚太市场:中国渗透率不足30%,但增速达45%
- 政策驱动:日本已将数字化义齿纳入医保
黑格科技的突破恰逢其时:
- 国内首个获三类医疗器械认证的3D打印树脂企业
- “黑灯工厂”实现24小时无人化生产
- 与全球顶级材料商共建认证体系
【未来展望:从制造到智造的生态重构】
黑格科技正构建”AI+3D打印”的齿科新生态:
- 设计端:AI模型库覆盖90%常见病例
- 生产端:自动化产线支持柔性制造
- 服务端:云端平台实现全球远程协作
IDC预测,到2027年全球3D打印齿科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美元。黑格科技凭借材料、设备和算法的全栈优势,有望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
【新闻总结】
黑格科技的”OnePrint Denture”技术标志着齿科制造进入新纪元:
- 效率维度:从”手工制造”到”智能量产”的跨越
- 质量维度:多材料融合实现性能突破
- 商业维度:重构全球齿科供应链格局
这场革命不仅解决了老龄化社会的医疗刚需,更开创了”按需生产”的新模式。当3D打印技术遇上银发经济,黑格科技正用中国智造改写全球口腔医疗的未来。正如其创始人所言:”我们不是在打印义齿,而是在打印更美好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