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炒米粉里加庆大霉素?”近日,河南郑州一家炒米粉店的后厨被曝出令人瞠目的卫生问题。市场监管人员在例行检查时,竟在该店操作台上发现了药品”庆大霉素”和粘蝇板等物品。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社会热议,相关方面已责令该店停业整改。记者调查发现,这并非个例,此前多地曾发生过类似违规添加药物事件。食品安全红线为何屡被触碰?消费者权益该如何保障?记者就此展开深入调查。

一、惊现”庆大霉素”:炒米粉店后厨触目惊心
- 事件经过
- 市场监管所例行检查时发现药品和灭蝇工具
- 店内员工解释:药品是老板因胃病自行携带
- 相关部门已责令该店停业整改
- 庆大霉素的危害
- 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 随意添加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耐药性
- 违反《食品安全法》,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
“将药品带入食品加工环境,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食品安全专家李教授表示,”庆大霉素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随意添加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并非孤例:多地曾发生类似事件
- 此前案例回顾
- 某酒店厨师为预防食物中毒,在菜肴中添加庆大霉素
- 两名被告人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刑
- 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及一年六个月
- 违规添加药物现象
- 部分餐饮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 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少量添加没问题”
- 对食品安全法规缺乏了解
“这反映出部分餐饮从业者对食品安全的漠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某指出,”食品安全无小事,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三、食品安全红线为何屡被触碰?
- 从业者意识淡薄
- 部分餐饮从业者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 存在”重利润、轻安全”的思想
- 监管存在漏洞
- 基层监管力量不足
- 检查频次和力度有待加强
- 违法成本低
- 部分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 违法所得可能远高于罚款金额
“食品安全监管需要’零容忍’态度。”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多方合力刻不容缓
- 加强监管执法
- 开展餐饮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 重点检查食品添加剂使用、环境卫生等环节
- 提升从业者素质
- 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 建立从业人员信用档案
- 鼓励社会监督
-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 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
“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消费者协会负责人表示,”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发现问题及时举报,共同维护’舌尖上的安全’。”
【结语】
郑州炒米粉店”庆大霉素”事件再次敲响食品安全警钟。从餐馆后厨到百姓餐桌,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相关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同时,餐饮从业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无小事,只有让法律长出牙齿,让违规者付出代价,才能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新闻总结
- 郑州炒米粉店后厨发现庆大霉素和粘蝇板
- 此前多地曾发生类似违规添加药物事件
- 食品安全红线屡被触碰的原因分析
- 多方合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