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全额退款却百般推诿,同意退费又加收’资源调配费’。”暑期来临,南京鼓楼区法院和栖霞区法院相继披露了两起教育培训退费纠纷案件,暴露出预付式消费中的诸多猫腻。法官提醒,家长和学员在报班时不仅要保留证据,更要擦亮眼睛,避免落入”文字游戏”陷阱。

雅思培训”全额退款”承诺成空头支票
2023年12月,张女士为女儿报名某雅思培训班,签订协议时培训机构明确承诺”未达6.5分全额退款”。然而,当女儿两次考试均未达标后,机构却以”累计三次未完成作业”为由拒绝退费。
“他们提供的证据漏洞百出!”张女士发现,所谓的”未完成作业记录”存在时间不符、通知缺失等问题。更令人气愤的是,机构在诉讼期间仍在不断”补充证据”。”这明显是事后补做的记录。”张女士的代理律师指出。
法院审理认为,培训机构虽然制定了免责条款,但未能充分举证证明学员确实存在三次违约行为。最终判决培训机构全额退款6.5万元。”商家不能把’全额退款’当营销噱头,出尔反尔。”主审法官强调。
马术培训退费被收”资源调配费”
另一起案件中,王某因个人原因申请退还马术培训剩余课程费用,培训机构却要求扣除30%”资源调配费”。
“这完全是霸王条款!”王某表示,合同中并未明确提及这项费用。培训机构解释称,这笔费用用于弥补教练、马匹等资源闲置的损失。但法院审理认为,马术培训具有较强的人身属性,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经营者只能扣除已实际提供服务的合理费用,”资源调配费”缺乏法律依据。
最终,法院判决按照原价800元/节扣除已上课时费后退还余额。”商家预设退费规则必须公平合理,不能随意增加收费项目。”法官指出。
预付式消费三大陷阱需警惕
- 文字游戏陷阱:部分机构在合同中设置模糊条款,如”特殊情况除外””经评估不予退款”等,为后续推诿埋下伏笔。
- 证据造假陷阱:个别机构为逃避退费责任,事后补做教学记录、伪造考勤数据等。
- 隐形收费陷阱:以”资源调配费””管理费”等名义加收费用,这些收费项目往往未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法官支招:报班如何避坑
- 保留完整证据:包括合同、付款凭证、课程记录、沟通记录等,建议全程录音录像。
- 细读合同条款:特别关注”退费规则””免责情形”等关键内容,对不合理条款及时提出异议。
- 理性选择课程:不要被低价或”全额退款”承诺迷惑,评估自身需求和时间安排。
- 及时主张权利:发现问题立即与机构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消协投诉或提起诉讼。
新闻总结:让预付式消费回归诚信本质
这两起案件暴露出教育培训行业预付式消费中的诸多乱象。商家将”全额退款”作为营销手段,却在退费时设置重重障碍;预设的退费规则不公平、不透明,甚至暗藏隐形收费。
法官提醒,预付式消费虽然能让消费者获得一定优惠,但也存在较大风险。商家应当诚信经营,严格履行合同约定;消费者则要提高警惕,增强证据意识,理性选择培训机构。
当前,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加强对预付式消费的监管力度。消费者遇到纠纷时,可及时向12315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只有商家和消费者共同遵守契约精神,预付式消费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暑期报班高峰即将到来,希望广大家长和学员擦亮眼睛,避免落入”退费陷阱”。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全额退款”的承诺需要白纸黑字的保障,而不是口头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