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的耳朵能和同学们一样吗?”9岁的伊力亚斯眨着眼睛问道。这个来自新疆伊宁的小男孩,因先天性小耳畸形饱受困扰。7月25日,他跨越4400公里来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开启”造耳圆梦”之旅。这场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不仅是一次手术,更是一场关于希望与重生的温暖故事。

一、命运多舛:小耳畸形带来的成长之痛
伊力亚斯的故事令人心疼。早产的他一出生就被送进新生儿监护病房,虽然身体健康,却因左耳先天缺失而与众不同。先天性小耳畸形让他的耳廓发育不全,听力受损严重影响了语言发育。
“1岁半时只会发简单音节,上学后跟不上课程,同学总摸他的耳朵。”母亲古丽回忆道,一家人为了给孩子治病,卖掉了房子,甚至办理休学。虽然经过康复训练,伊力亚斯性格开朗了,但耳朵问题始终是全家人的痛。
二、爱心接力:4400公里的圆梦之旅
转机出现在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王远强主任带来了好消息——伊力亚斯符合”爱耳公益新疆行”救助条件,可以赴南京接受免费手术。
7月24日,南京禄口机场,中大医院医护人员手捧鲜花等候。”我很开心!”初见时,伊力亚斯有些腼腆,但眼中闪烁着期待。从伊宁到南京,近一天的旅程,抵不过他对未来的憧憬。
三、精准医疗:”千人千耳”的个性化重塑
中大医院烧伤整形科王磊团队为伊力亚斯制定了详细手术方案:
- 一期手术(7月28日):取肋软骨雕刻耳廓支架
- 二期手术(寒假):让耳朵”立起来”
- 后续修整:追求极致逼真效果
“我们追求’千人千耳’的个性化效果,确保新耳朵形态、质感接近正常。”王磊主任强调,手术还将评估听力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四、公益力量:让爱跨越山河
这场爱心行动背后是多方力量的汇聚:
- 中大医院已成功完成2000余例耳再造手术
- “瑞华小耳公益项目”已救助100余名贫困患者
- 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捐赠2万元
- 维族学生提供语言翻译服务
“我们期待将公益医疗的温暖传递到更远的地方。”中大医院党委书记汤勇明说。
五、勇敢男孩:我要像其他孩子一样奔跑
病房里,伊力亚斯戴着维族花帽认真画画。”做手术,我不害怕!”他坚定地说。母亲古丽红着眼眶:”希望手术成功后,他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操场上奔跑。”
【结语】
从新疆伊宁到江苏南京,4400公里的距离,承载着一个男孩的重生梦想。这场”造耳”之约,不仅是医学技术的展现,更是人间温暖的力量。正如王磊主任所说:”每一个孩子都该拥有完整的童年。”
目前,伊力亚斯的一期手术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我们期待7月28日手术顺利,更期待这个勇敢的男孩重获自信,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这场跨越山河的爱心接力,终将让希望之花在南京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