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岁大学生突然瘫痪,病房痛哭!医生警示:这个你每天都做的动作太危险

“再晚几个小时,这辈子可能就站不起来了。” 泉州市第一医院的病房里,19 岁的阿东在康复师的帮助下艰难抬起右腿,泪水却模糊了双眼。谁能想到,这个身高 1.8 米的小伙子,会因为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 —— 长时间低头,瞬间陷入高位瘫痪的境地。而他的经历,给无数 “低头族” 敲响了警钟。

阿东是泉州某大学的大三学生,暑假期间留在市区打暑假工。事发前几天,他就感觉手脚和颈后背有些麻木疼痛,去医院做了 CT 检查,却没发现异常。7 月 30 日,麻木感突然加剧,双下肢竟完全无法动弹,失去知觉。紧急送医后,检查结果让所有人揪心:他的颈椎 C4-T1 椎管内有巨大占位性病变,压迫到了脊髓,胸部以下失去知觉,双上肢肌力也明显减弱。

骨科副主任医师黄杰聪团队连夜启动绿色通道为阿东手术。术中发现,他的颈椎椎管内硬膜外有巨大凝血块压迫脊髓。黄杰聪推测,阿东椎管内的小血管可能存在畸形等异常,而长期低头的习惯成了 “导火索”—— 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瞬间压迫脊髓,导致高位瘫痪。

阿东的母亲红着眼眶道出了儿子的日常:暑假在餐饮店打工,每天连续低头洗碗、擦桌子 4 小时以上;回宿舍后又趴在床上打游戏、刷短视频 2-3 小时。“我们提醒过他,可孩子总说年轻人‘扛得住’。” 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 “扛得住”,差点让他永远失去站立的机会。

黄杰聪解释,低头时颈部肌肉要承受头部重量 3-5 倍的拉力,肌肉疲劳后,应力会直接作用在韧带及椎管内血管。如果本身存在血管畸形,就极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压迫脊髓。阿东的案例并非个例,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低头族” 越来越多,颈椎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

长时间低头对颈椎的伤害是循序渐进的:初期可能只是肌肉痉挛、钝痛、困倦;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僵硬、沉重感;严重的会导致颈椎间盘突出,甚至永久性关节损伤。当脊髓神经受压时,会出现颈肩痛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还可能出现行走不稳乃至瘫痪。

黄杰聪特别提醒,一旦出现颈痛、肢体麻木无力、疼痛,甚至行走不稳,千万别硬扛,更不能随意去非正规按摩店治疗,必须尽早到正规医院脊柱外科专科就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进行颈部运动,给颈椎 “减负”。

术后的阿东虽然四肢肌力有所恢复,能自行抬起,但还需要长期康复治疗。这个 19 岁的年轻人用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颈椎的 “报警信号” 不容忽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低头瞬间,可能正在悄悄埋下瘫痪的隐患。放下手机,抬起头,别让一时的疏忽,毁掉未来的人生。

新闻总结

19 岁大学生阿东因长时间低头工作和娱乐,诱发颈椎椎管内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压迫脊髓导致高位瘫痪,经紧急手术后症状缓解但需进一步康复。医生指出,长时间低头会使颈部承受巨大压力,易引发颈椎问题,严重时可致瘫痪。提醒 “低头族” 出现颈痛、肢体麻木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日常注意保护颈椎,避免长时间低头。这一案例警示人们重视颈椎健康,切勿忽视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