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风光不再:国产ED药王的陨落与反思

曾经,白云山旗下的“金戈”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国产ED市场闪耀夺目。它创造出单品突破10亿元销售额的辉煌佳绩,让白云山集团豪言要靠这款爆品跻身千亿市值行列。然而,好景不长,从2024年开始,金戈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雄风,陷入了销量与利润双下滑的困境。

2024年,金戈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其营收同比下滑19.81%,库存量激增49.78%,高达2420.11万片,平均每天少卖3.65万片。今年8月,白云山发布的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总利润25.1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42.43万元,净利润再度下降,而金戈的“拖后腿”表现十分明显。

金戈的辉煌始于2014年西地那非专利到期后。当时,它凭借远低于原研药60%的定价优势与广泛的渠道覆盖,连续四年蝉联某猫“双11”相关品类交易榜首,稳坐国内ED药第一宝座。但好景不长,随着齐鲁制药、修正药业等企业相继推出西地那非仿制品,市场竞争格局骤然加剧。这些竞争对手在价格、渠道和品牌推广上展开激烈角逐,不断稀释金戈的市场份额。2020年,齐鲁制药旗下“千威”以2.08元/片的超低报价集采中标,将ED药物正式拉入“2元时代”。仅2020年第四季度,千威便实现147万元营收,到2023年上半年在公立医院的营收已达1102万元,而同一时期,金戈在公立医院的营收趋近于0。无奈之下,白云山加大零售市场营销力度,但市场上涌现的新生力量仍在蚕食其市场份额。2024年,金戈出货量同比下滑13.17%,毛利率跌至75%,创2018年以来最差纪录。

金戈的困境不仅源于竞争对手的强大,还与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密切相关。首仿优势消退后,市场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目前已有91种不同规格与剂量的西地那非类制品获批上市,涵盖片剂、口服液等多种类型,其他厂商的“内卷式竞争”愈发激烈。今年7月份,国产昂伟达和泰妥妥先后获批上市,尽管它们并未脱离传统速效西地那非的老路,但凭借更快的起效时间,给金戈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同时,消费者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在“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影响下,许多35岁以上用户更倾向于选择更健康的解决方案,对金戈这类药物存在担忧。

面对男士健康需求的多元化与长期化趋势,白云山正试图通过产品矩阵构建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它在金戈之后,还曾推出超级码力、铁玛等产品,但这些措施反响平平,很难延续金戈的辉煌。业内人士评价道,白云山创新力度不足,依然在吃老本,现有产品仍集中在ED、PE等领域,未能填补养护类、预防类需求空白。

金戈的陨落给国产ED药市场敲响了警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面前,企业不能仅仅依靠价格和首仿优势,而应加大创新力度,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立足。未来,白云山能否打造出下一个“金戈”,重拾往日辉煌,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