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器械行业的舞台上,乐普医疗一直是备受瞩目的主角。近日,这家国产医械龙头企业的一个大动作,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乐普医疗宣布,将两笔共计价值 6.05 亿元的回购股份用途变更为 “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这一决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又将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乐普医疗此次拟注销的股份,源自 2022 年和 2024 年的两次回购。2022 年 11 月 1 日,乐普医疗完成了 1827.35 万股的回购,总金额为 3.56 亿元,当时这些股份是为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准备的,旨在凝聚员工力量,共同应对市场竞争。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内外部环境变化及股价波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未达业绩考核目标,2024 年 9 月 6 日,公司决定终止实施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这部分股份也就一直未被使用。2024 年 10 月 25 日,乐普医疗再次回购 1894.22 万股,金额为 2.53 亿元,同样最初规划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但如今,这两笔共计 3721.57 万股的回购股份,都将走向注销的命运。
从业绩表现来看,乐普医疗 2025 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喜忧参半。营业收入 33.69 亿元,同比微降 0.43%,净利润 6.91 亿元,同比下降 0.06%,近乎持平。医疗器械板块依然是营收担当,上半年实现营收 17.76 亿元,同比增长 1.30%,毛利率达 71.32%,其中心血管植介入领域新产品的商业化,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不过,体外诊断业务和外科麻醉业务则面临收入下滑的压力。
面对业绩困境,乐普医疗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2025 年,公司高调宣布 “童颜针” 和 “瘦脸针” 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正式进军医美赛道。医美行业毛利率高、增长快,与医疗器械业务存在一定协同性,但竞争也异常激烈,乐普医疗作为后来者,面临着诸多挑战。
此次回购股份用途的变更,不仅是乐普医疗对股本结构的调整,也反映出公司在复杂行业环境下的战略反思。通过注销股份,公司可以减少注册资本,提升每股收益,向市场传递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这也可能是公司在业绩承压、股权激励计划受阻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务实选择。
乐普医疗在医疗器械行业深耕多年,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在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能否在医美新赛道成功破局,实现业绩重振与可持续发展,值得行业持续关注。而此次 6 亿元回购股份的注销,或许只是乐普医疗在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逗号,未来,这家企业还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或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