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牌断 “拍”!先锋书店向泛滥商拍 “亮剑”,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何去何从?

当承载城市文化记忆的书店沦为商拍 “打卡工厂”,当书香气被快门声与吆喝声淹没,一场关于公共空间归属权的博弈正在上演。6 月 23 日,南京先锋书店突然摘下标志性门头,并发布 “禁止拍立得、商拍” 公告,此举如同一枚投入舆论深潭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这场看似 “壮士断腕” 的自救背后,折射出的是城市网红地标在商业浪潮冲击下的困境,也为公共空间治理出了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曾几何时,先锋书店凭借独特的人文气息与艺术氛围,成为南京乃至全国的文化地标,吸引无数读者与游客慕名而来。然而,近年来,这里的画风却悄然改变。大量拍立得商家扎堆书店门口,以 “先锋书店专属拍摄” 为噱头招揽生意,甚至出现辱骂消费者、售卖盗版文创等乱象。今年 4 月,书店就曾发声制止商拍,却收效甚微。据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商家日入数千元,为占据 “黄金拍摄位”,不惜与书店工作人员玩起 “游击战”。原本供读者进出的通道被堵得水泄不通,书店门口交通混乱,连带着周边的出租车拉客、流动摊贩也纷纷聚集,安全隐患与日俱增。

“我们不是摄影棚,而是书店。” 先锋书店相关负责人的无奈之语,道出了此次 “摘牌断拍” 的深层原因。作为由地下车库改造而成的书店,其店门低于人行道,狭窄的下坡道一旦被商拍人群堵住,安全风险可想而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公告发布后,书店门口拍立得商家数量锐减,人群聚集现象明显缓解,尽管有游客对着空白的门头感到困惑,但书店内的阅读氛围却回归宁静。

先锋书店的遭遇并非个例。自带 “大片滤镜” 的钟山风景区梧桐大道,也曾因商拍占道导致人车混行,短短十分钟路程,行人能被商拍团队拦下四五次;全国多地的景点、博物馆同样深陷商拍乱象,蛮横的拍摄行为不仅挤占公共空间,还因隐形消费、虚假宣传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旅游形象。今年 4 – 5 月,中山陵园管理局联合派出所对梧桐大道商拍乱象进行整治,才让道路恢复畅通。

商拍作为社交媒体时代催生的新兴业态,本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助力年轻人发展副业的创新模式,但过度泛滥的商业拍摄,却让公共空间的功能发生扭曲。如何在包容新业态发展与维护公共空间秩序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一刀切的禁止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划定专属拍摄区域、规范商家经营行为、建立动态监管机制等精细化管理手段,或许才是根治之道。

先锋书店摘下的不仅是门头招牌,更是向无序商拍发出的警示信号。城市的文化地标与公共空间,承载着市民的情感记忆与生活需求,唯有通过科学治理、多方协同,才能让书店回归书香,让景点重现风景,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市民与游客共享的美好场所。这场关于商拍治理的探索,不仅关乎一家书店的生存,更关乎城市文明与公共空间的未来走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