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机市场遇冷!出货量六连增终结,传音OPPO逆袭挤进前五”​​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终于迎来了拐点!7月15日,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增长势头。在这场市场寒冬中,三星、苹果依然稳坐前两名,小米保持稳定,而传音和OPPO则异军突起,成功跻身前五。这是否意味着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各大厂商又将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流’?”


一、市场降温:六连增后的首次下滑

“尽管出货量小幅下降,但整体表现依旧稳定。”Canalys高级分析师Runar Bjørhovde如此评价第二季度的市场表现。然而,这1%的下滑背后,是消费者情绪谨慎和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真实写照。

疫情期间设备更换潮的消退,叠加消费者换机周期的延长,让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冷静期”。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厂商并未因此陷入慌乱,而是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和调整生产目标来应对市场变化。


二、品牌格局:三星苹果稳居前二,传音OPPO异军突起

在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头部厂商的表现各不相同:

三星​:凭借Galaxy A系列的成功,以19%的市场份额继续领跑全球。其高性价比策略在成熟市场依然奏效。

苹果​:以16%的份额位列第二,虽然面临中国市场需求疲软的挑战,但在全球其他地区表现稳健。

小米​:保持15%的市场份额,表现稳定,继续巩固其在新兴市场的优势地位。

传音​:以9%的份额首次跻身前五,这家来自中国的品牌在非洲等新兴市场持续发力,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OPPO​:同样以9%的份额进入前五,其在亚洲市场的深耕和创新设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传音和OPPO的崛起,反映了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Canalys智能手机研究负责人刘艺璇指出。


三、区域市场:美国”逆势囤货”,中国”以价换量”​

美国市场​: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下,苹果、三星和摩托罗拉等厂商选择提前备货,以应对可能的供应链风险。这种”逆势囤货”的策略,虽然短期内推高了库存水平,但也为应对未来市场波动做好了准备。

中国市场​:在国补政策刺激下,上半年出货量保持增长,但二季度增速明显放缓。厂商通过降价促销和推出新品来刺激需求,”以价换量”成为主要策略。

“预计许多在上半年推迟换机的消费者,将在年底的购物节和促销活动中进行购买。”刘艺璇预测道。


四、未来展望:价格战与创新并举

面对市场下滑,各大厂商纷纷采取措施:

  1. 价格策略​:通过更具竞争力的定价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2. 产品创新​:更轻薄的设计、生态系统创新和隐私保护成为新的卖点。
  3. 渠道管理​:保持健康的库存水平,为下半年新品发布做好准备。

“有效的定价策略和巧妙的促销手段仍是厂商取得成功的关键。”刘艺璇强调。


五、挑战与机遇:市场寒冬中的生存法则

尽管市场下滑带来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 新兴市场​: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仍有提升空间。
  • 技术创新​:AI、折叠屏等新技术有望刺激新一轮换机需求。
  • 供应链优化​:通过精细化运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近期的新品发布活动凸显了更轻薄的设计、生态系统创新和隐私保护等卖点。”刘艺璇指出,”但在当前市场中,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依然是换机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结语:​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下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三星、苹果等巨头依然稳健,传音、OPPO等新兴力量快速崛起,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变化。面对寒冬,各大厂商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策略,在价格、创新和渠道管理上寻找平衡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