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开发者真手搓 CPU:三月焊接 + 千行代码,自制芯片竟能播放《黑客帝国》

当我们习惯了手机、电脑里那些指甲盖大小的精密芯片时,一位名叫 MINT 的开发者却用最原始的方式,上演了一场 “现代科技奇迹”—— 仅凭一把烙铁、一堆旧芯片和 1800 行汇编代码,花三个月时间手工打造出一颗完整的 CPU,不仅能执行复杂运算,还能连接屏幕播放《黑客帝国》片段。这个被命名为 “EPROMINT” 的项目,让人们重新见识到 “DIY 精神” 的极致力量。

这个疯狂的想法,源于一堆舍不得丢弃的旧内存芯片。作为复古电子学爱好者,MINT 偶然发现这些看似过时的零件能拼出有趣的功能 —— 比如用单颗内存芯片做开发板,控制电机转速或在屏幕显示文字。“既然单个芯片能做简单操作,那把多个模块组合起来,是不是能造出一整颗处理器?” 带着这个念头,他放弃了现代集成电路,选择用 8 位逻辑器件和旧款存储芯片,复刻 “计算机起源时代” 的硬核玩法。

三个月里,MINT 几乎泡在实验室里。他从最基础的算术逻辑单元(ALU)做起,最初的版本只能不稳定地做加法,反复推翻重设计后,新的 ALU 不仅支持加减乘除,还能运行对数、三角函数等复杂运算。随后,他陆续搭建起内存控制模块、IO 接口与程序存储模块、控制模块(指令调度中心),像搭积木一样拼出处理器的 “五脏六腑”。最终成型的设备总重超 500 克,满是密密麻麻的焊点和线路,却有着清晰的架构逻辑。

硬件之外,软件系统的构建同样艰难。MINT 为这颗 CPU 定义了专属指令集,给每条指令分配操作码,让控制模块能协调各部件工作。他手写了 1800 多行汇编代码,总计 120KB,覆盖从数学函数到逻辑运算的丰富功能。调试时,他甚至打印出整套纸质文档,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逐条排查 bug,有时为了修复一个逻辑错误,要重新设计电路走线。

这颗 “手搓 CPU” 的表现令人惊叹:它实现了完整的中断机制,能响应外部按钮输入;支持堆栈操作和函数调用,可处理 256 位大整数运算;接入 VFD 显示屏后,通过手动控制帧率,竟能以 24 帧 / 秒的速度播放《黑客帝国》的极简像素版片段。“它可能不如现代芯片快,但每一步运算都清晰可见。”MINT 在视频里展示时,难掩自豪。

如今,MINT 已将项目代码和设计文档全部开源到 GitHub。他表示,下一步计划为这颗 CPU 开发 C 语言编译器,让更多人能用高级语言编程。网友们纷纷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从 0 到 1’,比买开发板有趣一万倍!” 有人打趣道:“英特尔该请他去优化 18A 工艺了。”

EPROMINT 的意义,远不止 “能播放电影” 这么简单。在芯片高度集成化的今天,这个满是旧零件的 “复古处理器”,像一台 “透明的计算机”,把底层逻辑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证明了:即使没有庞大团队和巨额预算,只要理解原理并坚持动手,每个人都能触摸到科技的本质。正如 MINT 所说:“我想开辟一条新路,让更多人知道,计算机的核心不是黑盒子,而是能被拆解、重组、创造的奇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