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中专大哥逆袭记:卖收银设备年入 34 亿,登顶全球第一

当商米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时,一个名字再次引发关注 —— 林喆。这位出身潮汕的中专毕业生,用一部智能收银设备敲开了全球市场的大门,不仅吸引了小米、美团、蚂蚁集团三大巨头押注,更以年入 34 亿的成绩登顶全球安卓端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榜首。从电脑销售小贩到全球行业龙头,他的逆袭故事比商业传奇更令人惊叹。

19 岁中专毕业后,林喆的创业之路从潮汕街头的电脑销售起步。1996 年,他创办广东川田科技,主攻 DIY-POS 收款机,却因市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被迫转型。2003 年,他蛰伏两年研发 CITAQ 品牌 POS 机,成为首个将国产 POS 机远销海外的民营企业家。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明白: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摆脱低端竞争的泥潭。

2013 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来袭,林喆嗅到了新机遇。他成立 “我有外卖” 团队,开发 O2O 智能硬件系统,很快获得小米投资,成为生态链重要一环。但他并未止步于外卖赛道,而是敏锐发现:商家更需要的是能打通收银、记账、运营的一体化工具。2016 年,商米科技应运而生,首款产品 V1 外卖接单神器整合接单、打印功能,3 个月就拿下中国安卓 POS 机市场第一,当年营收突破 1 亿元。

真正的爆发始于与支付宝的合作。2018 年,商米推出全球首台刷脸支付设备,让 “靠脸付钱” 从概念变为现实。这款设备迅速铺满全国便利店、餐馆,不仅推动了支付方式的革新,更让商米的名字响彻行业。如今,其产品已进入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超 70%,2024 年以超过 10% 的市场份额登顶全球,成为名副其实的 “隐形冠军”。

商米的成功,在于踩准了实体商户数字化转型的节奏。当线下店铺迫切需要摆脱手工记账、低效收银的困境时,林喆推出的智能设备像一把 “万能钥匙”:安卓系统让操作更简单,刷脸支付提升结账效率,后台系统自动生成经营报表。小到社区便利店,大到连锁餐饮,都能通过这台设备完成数字化升级。有店主坦言:“以前算账要花两小时,现在机器一键搞定,还能分析畅销品,这钱花得值。”

三大巨头的加持更让商米如虎添翼。小米的生态链资源帮其打通供应链,支付宝提供支付场景入口,美团则带来海量线下商户资源。这种 “技术 + 场景 + 资源” 的组合,让商米在短短 8 年就走完了传统企业数十年的路。数据显示,其全球日均活跃设备达 490 万台,服务超 6.1 万个商业合作伙伴,相当于每 10 家使用智能收银设备的店铺,就有 1 家选择商米。

然而,高光背后暗藏隐忧。公司 99.5% 的收入依赖智能设备销售,软件与服务收入仅占 0.5%,盈利模式单一;92% 的产品由代工厂生产,毛利率受供应链制约;前五大客户贡献 41.1% 的收入,存在依赖风险。这些问题成为其冲击资本市场的 “绊脚石”,也让林喆意识到:从 “卖硬件” 到 “卖服务”,才是长久之计。

如今,商米正加速向 “商业物联网平台” 转型。通过开放 AI 算法、语音识别 API,吸引开发者为不同行业定制解决方案 —— 餐饮店能自动统计翻台率,药店可实现处方药销售溯源,便利店能预测补货时间。林喆的目标很明确:让商米从 “收银设备供应商” 变为 “线下商业操作系统”。

从潮汕街头的电脑小贩到全球行业龙头,林喆的逆袭印证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商机往往藏在不起眼的需求里。当他专注于 “让商家多赚一点、少累一点” 时,不经意间推开了千亿市场的大门。随着实体商户数字化进程加速,这位中专毕业的 “收银设备大王”,或许还将书写更多传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