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鸟“失速”:从百亿巨头到“卖不动”的困境

曾经,太平鸟是国产时尚界的耀眼明星,年营收破百亿、门店超5000家,是县城中产的心头好,很多县城中产每年在太平鸟上花费数千甚至上万元。然而,如今它却陷入了连续三年业绩下滑的泥沼,曾经的辉煌不再,“卖不动”成为了其真实的写照。

业绩惨淡:多品牌与多渠道全面下滑

2025年上半年,太平鸟实现营业收入28.98亿元,同比减少7.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71.1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4.61%,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幅缩水至仅1370.90万元,同比暴跌近八成。旗下四大主力品牌——女装、男装、少女装与童装无一例外全部下滑。PEACEBIRD女装营收10.60亿元,同比下滑10.45%,自2023年起被男装反超,曾作为营收支柱的地位不再;乐町少女装连续三年跌幅超20%,营收占比从高峰时接近15%降至8.10%。

渠道方面,门店规模持续收缩,2025年上半年净关闭194家门店,截至6月末门店总数降至3179家,较2021年高峰期缩减近四成。直营渠道虽相对稳健,但加盟店渠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63%,线上渠道表现更差,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24.58%。经营效率指标也持续恶化,存货积压,2025年6月末存货达15.20亿元,同比增长9.8%,还计提了7736.23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现金流方面,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由正转负,短期资金压力上升。

曾经辉煌:差异化定位与模式转型

太平鸟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1996年,张江平注册“太平鸟”商标,避开与宁波本地男士正装品牌的直接竞争,选择休闲男装路线。虽遭遇1998年金融危机,资金链岌岌可危,但张江平坚持“现金流是生命线”,迈出虚拟经营转型第一步,剥离重资金生产环节。2001年,陈红朝加入,推动品牌与设计师联名、进驻知名百货商场设专柜,升级男装面料,开辟女装业务。2015年女装收入超过男装,成为新增长引擎。2008 – 2011年,推出少女女装品牌乐町和中高端童装品牌Mini Peace,四大品牌覆盖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2017年,太平鸟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全国性时尚巨头,距离“百亿营收”目标仅一步之遥。

危机重现:高速扩张与市场变化

2020年前后,太平鸟切换到“高速扩张”赛道,凭借“疯狂联名 + 快速上新”的快时尚策略,迎来爆发式增长。2021年,门店数量突破5000家,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但激进扩张策略弊端显现,盲目开设门店导致单店营收下降、管理成本增加,过度依赖IP联名使产品设计缺乏核心竞争力,联名款溢价高、复购率低、销售费用高。2022年,太平鸟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此后虽关闭低效门店,但业绩颓势未扭转,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滑。核心管理层变动,消费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消费者更注重产品品质、性价比与个性化,太平鸟曾经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太平鸟从百亿巨头到“卖不动”的困境,是高速扩张、市场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如何重塑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转型,是太平鸟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