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霸王茶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与战略调整。8月29日,霸王茶姬董事长、CEO张俊杰的一系列举措和表态,揭示了品牌在国内市场挑战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新方向。

国内遇挑战,海外展锋芒
2025年4 – 6月,霸王茶姬总GMV为81亿元,净收入33.32亿,增幅在10 – 15%区间,单季净利(经调整)6.3亿元,利润率达18.9%。然而,国内运营却遭遇挑战。其中国门店月均GMV为40.44万元,同比下跌24.8%,财报披露后股价大跌13%左右,收盘市值约250亿元人民币。为减轻对同店压力,张俊杰放缓了2025年门店扩张节奏,规模上仅录得温和增长,还选择回避“外卖大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市场表现出色。截至6月30日,霸王茶姬在全球拥有门店7038家,6个月净增加门店598家,较2024年同期净增1485家,开店速度明显下降。但海外已有208家店铺,4 – 6月净增39家海外门店,海外GMV达2.352亿元,同比增长77.4%,增速远超整体业务水平。在东南亚,4月推出的“谷香焙茶”成为现象级爆款,马来西亚门店盈利超预期,新加坡门店日均销量稳定。5月落地北美首店,8月美国第二家门店试营业,洛杉矶首店创下单日5000杯销售纪录,至今日均售出1000杯。
全球化布局,构建本土团队
张俊杰有着明确的全球化抱负,尤其看好北美市场,一般茶饮企业较为谨慎,他却已构建本土化团队。8月29日电话会上,他宣布任命陆怡华(Emily Chang)为北美首席商务官,她曾担任星巴克中国首席市场官、洲际酒店集团首席商务官;任命Aaron Harris担任北美首席发展官,其在荷兰兄弟咖啡(Dutch Bros Coffee)担任高级开发副总裁。二人在欧美快消领域资历深厚,有望为霸王茶姬入美带来专业助力。
回避价格战,坚持品牌战略
今年的外卖大战中,张俊杰团队刻意保持距离。霸王茶姬集中在15 – 22元区间,与其他品牌宽价格带形成对比,未彻底卷入价格战。其他品牌凭借低价引流,单月同店销售快速增长,而霸王茶姬则流失部分客群,4月同店为 – 10%,5月虽有回升仍跌去6%。张俊杰坚持不盲目跟风卷入价格战,坚持高价值品牌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运营提升运营效率,依靠高质量产品、服务和门店体验,而非折扣。
开拓新品类,探索新发展
为应对单店指标持续恶化的情况,张俊杰团队试推“第二杯茶”,主打现萃茶、茶拿铁,对标咖啡体系。3月下旬,“CHAGEE NOW茶姬现萃”在上海开出3家专门店铺,单杯定价13 – 22元,定位“健康、纯粹、低负担”,上线独立微信小程序与传统奶茶分割。在上海3家测试店,现萃系列GMV占比达15%,单店日均额外贡献约80杯。截至9月1日,“茶姬现萃”已在上海开出至少13家门店。二季度业绩会上,管理层表示现萃系列仍以打磨模型、优化设备为主,待单店盈利模型跑通后,再决定2026年复制节奏。
霸王茶姬在国内市场面临挑战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过构建本土团队、坚持品牌战略和开拓新品类,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未来,品牌能否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大突破,以及国内市场能否重拾增长,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