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联姻宁德时代!“国家队” 扎堆涌入,储能行业迎变局

当能源央企与民营锂电巨头强强联手,储能行业的竞争格局正悄然改写。8 月 28 日,中石油济柴时代(山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家由中石油济柴持股 60%、宁德时代持股 40% 的合资企业,不仅标志着两大行业龙头开启深度合作,更揭开了 “三桶油”“五大六小” 等能源 “国家队” 加速进军储能领域的序幕。

此次合资公司的成立,背后是双方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根据规划,济柴时代将在山东济南新建年产能 3GWh 的大型储能系统预制舱总装线,同时在江苏苏州设立分公司,配套建设电箱生产装置和变流器生产设备,形成 “南北联动、技术互补” 的生产格局。而宁德时代作为中石油一级储能电池供应商,将为合资公司提供核心的储能电芯支持。事实上,双方早有合作基础,今年以来宁德时代已 3 次中标中石油济柴液冷电池系统及电芯采购项目,此次合资更是将合作推向纵深。

对宁德时代而言,与中石油的合作是其拓展储能系统市场的关键一步。作为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常年榜首的企业,2025 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超 50GWh,但在储能系统领域仍有提升空间。通过与中石油这类央企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可借助对方在能源领域的资源与渠道,进一步扩大储能系统市场占有率,弥补自身在系统集成环节的短板。此前,宁德时代已与中国能建、国家电投等多家央国企合作成立储能系统集成厂商,此次联姻中石油,无疑是其 “绑定央企” 战略的又一重要落子。

而中石油选择牵手宁德时代,则是其切入新能源赛道、培育新增长极的重要举措。在 “双碳” 目标推动下,传统能源企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已成必然趋势。储能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未来能源市场的核心增长点。借助宁德时代在储能技术、品牌方面的优势,中石油可快速搭建储能业务体系,从传统油气领域向新能源领域延伸,实现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升级。

中石油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并非个例,当下 “三桶油” 及各大电力央企正集体发力储能领域。在 “三桶油” 中,中海油早在 1994 年成立的中海油(广东)新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已新增储能技术服务业务;中石化也于今年 8 月注册成立中石化(天津)销售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将储能纳入业务范畴。电力央企方面,中国大唐动作频频,3 月联合张家口投资建设集团成立大唐建投(阳原)储能开发有限公司,8 月又在河南合资成立大唐中豫格林新能源(开封)有限责任公司,且近期与海南省政府签署协议,围绕新型储能深化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能源主业央企,非能源领域的央企也开始跨界布局储能。今年 3 月,中国移动旗下中移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首次大规模展出 30 多款储能产品,标志着通信央企正式进军储能市场。中移能源由中国移动设计院全资持股,依托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在数据中心储能、分布式储能等场景具备独特优势。

众多 “国家队” 加速涌入,一方面印证了储能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储能作为消纳新能源、保障电网稳定的关键设施,市场需求将不断释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储能行业的竞争将进入新阶段。央企凭借资金、资源、渠道优势,将与民营储能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推动行业从 “野蛮生长” 向 “规范发展” 转型,行业生态或将迎来深度重塑。未来,在央企与民企的协同与竞争中,储能技术将加速迭代,成本持续下降,为我国能源转型注入更强动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