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乐掌门首月,少林寺的蜕变与坚守

七月末,一场震动佛教界的人事变动,让少林寺再次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随着执掌少林三十余载的释永信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洛阳白马寺方丈印乐临危受命,“空降” 少林寺主持大局。如今,一个月过去,这座千年古刹在印乐的引领下,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变与不变之间,探寻着新的发展方向。

印乐到来后,大刀阔斧地推行 “减法”,力求去除商业化的过度浸染。曾经,寺内主动搭讪游客、售卖高价香的 “僧人” 乱象丛生,如今已全然不见踪影。各大殿前,免费清香整齐摆放,一旁的 “随喜” 布施二维码,也不再是诱导消费的工具,一切回归纯粹与自愿。据曾长期在登封从事导游工作的东萍回忆,以往寺内贩售的清香,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而现在,游客们能心无旁骛地礼佛祈福,寺院的宁静氛围得以回归。同时,方丈室、少林素斋饭堂大门紧闭,曾经喧闹的商业气息逐渐消散。而在售卖开光法物的流通处,如今已是大门紧锁,那些将信仰明码标价的行为被坚决摒弃。

在 “减法” 之外,印乐也在为少林寺做 “加法”,推动修行氛围的回归。出身于南京栖霞寺僧伽培训班、中国佛学院的印乐,在佛教界素有清誉。他在白马寺主政期间,始终将佛教传统与修行置于首位。如今来到少林寺,他同样以身作则,每日清晨便在寺内踱步巡查,与僧人们亲切交流,其亲和的形象,让寺内众人倍感温暖。一位僧人感慨道,近一个月的调整,让寺院清净了许多,“每天的修行生活,好像回到了最初的纯粹。” 此外,印乐还从白马寺带来了一批僧人,他们带来了严谨的修行理念与规范,为少林寺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寺外,景区的喧闹依旧。武僧表演每日六场准时上演,两层看台座无虚席,游客的欢呼与表演的嘶吼交织,与寺内的清净形成鲜明对比。一名武僧透露,他们所属的少林武术馆与少林寺早已分属不同体系,即便寺内改革,表演也不会受影响。同时,在登封,与少林相关的商业活动虽有降温,但仍在持续。一些武术服饰商户表示,近半个月来销量有所下滑,但他们仍在观望,期待市场能再次回暖。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寺庙与商业、政治的关联由来已久。在古代,佛寺便拥有田产、工坊,参与经济活动。而如今,少林寺在过去三十余年的商业化进程中,已深度融入登封的城市发展,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支柱。门票分成、商业合作等,为登封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让少林寺走向了全球舞台。如今,印乐试图在传承佛教传统与适应现代社会之间找到平衡,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探索。

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千年古刹而言,只是短暂的一瞬。印乐的改革初见成效,但前路依然漫长。未来,少林寺既不能重蹈过度商业化的覆辙,也难以完全复刻白马寺的模式。它需要在自身深厚的 “武” 文化底蕴与印乐倡导的 “静” 修行氛围中,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续写千年古刹的新传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