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AI 巨头 “变脸”:以 “安全” 之名,切断对中国公司服务

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一则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9 月 5 日,全球主流大模型之一 Claude 的开发商 Anthropic 公司突然发布公告,宣称 “由于法律、监管和安全风险”,将即刻停止向 “中国控股公司” 提供服务。这一举措,犹如一记重锤,打破了 AI 行业看似平静的发展节奏,背后的复杂动机与深远影响,值得深入探究。

根据 Anthropic 公司的公告,这一政策适用范围极为广泛,不仅涵盖中国大陆公司,还包括境外设立的子公司、云服务中转实体,以及具有中国背景投资主体的组织。同时,俄罗斯、伊朗等多个被美国视为 “对手国家” 的实体,也被纳入禁令范畴。公司堂而皇之地表示,此举是出于所谓 “美国国家安全” 的考量,甚至宣称是为了 “防止这些国家利用其模型推进自身人工智能开发,与美国及其盟国的科技公司在全球竞争”。

Anthropic 公司并非无名之辈,它于 2021 年由部分 OpenAI 前员工创立,短短几年便成长为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今年 5 月发布的 Claude 4 系列语言模型,在编码能力上表现卓越,深受金融、医疗保健等行业企业客户及开发者青睐。与 OpenAI 的 ChatGPT 侧重于个人用户不同,Anthropic 主要聚焦企业级客户,其 8.75 亿美元的年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企业产品 Claude Enterprise 的销售。本月初,该公司更是完成约 130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飙升至 183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3 万亿元),一跃成为全球估值第四的独角兽企业。

彭博社、金融时报等外媒敏锐指出,尽管 Anthropic 在公告中未明确点名,但矛头显然指向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今年年初,中国 AI 公司 DeepSeek R1 模型横空出世,惊艳硅谷,瞬间打破美国在 AI 领域长期的技术垄断与市场主导地位。此后,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国内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投身这场人工智能 “军备竞赛”,致力于开发与美国 OpenAI 等公司相抗衡的 AI 服务。彼时,Anthropic 联合创始人达里奥・阿莫代虽 “嘴硬” 称不将 DeepSeek 视为对手,却反复呼吁美国加强人工智能出口管制。如今,公司在最新公告中再次强调,将持续倡导强化美国出口管制,以遏制美国 “对手” 开发前沿 AI 能力。

面对 Anthropic 公司的这一举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5 日回应称,不了解具体情况,中方一贯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这种做法对任何一方都无益处。事实上,在 DeepSeek 引发美国业界恐慌与焦虑后,美国国会及多个政府部门已迅速行动,提出或实施一系列限制措施。美国国防部、国会、海军、NASA 以及得州相继禁止在政府官方设备上使用 DeepSeek。此前,中国外交部也曾明确表示,中方始终主张各方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包容、普惠、向善,不应突出对抗竞争,而应追求共享智能红利,实现共同发展。

此次 Anthropic 公司停止向中国公司提供服务,无疑是美国 AI 公司 “被赶超” 危机感加剧的体现。在全球 AI 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技术封锁与限制或许能逞一时之快,但长远来看,唯有开放合作、公平竞争,才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进步、造福全人类的正途。而中国 AI 企业在压力之下,能否突破重围、砥砺前行,也将成为全球 AI 领域未来发展的一大看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