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沿江街道:“成长驿站” 里的七彩夏日,让假期每一刻都精彩

“老师,你看我写的这个‘福’字好看吗?”“这个 VR 眼镜好神奇,仿佛真的走进了海底世界!” 夏日的南京沿江街道水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这里的 “水悦童行” 爱心暑托班,就像一个神奇的 “成长驿站”,书法课上墨香袅袅,科技教室里探索不停,手工坊中创意迸发,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这个暑假变得 “暑” 不尽的精彩。

墨香与创意交织,传统文化焕新彩

软笔书法课上,孩子们挺直小身板,手握毛笔,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笔一划地在宣纸上临摹。有的孩子刚开始还握不稳笔,墨汁沾得满手都是,但在老师耐心的示范和讲解下,渐渐找到了感觉。“汉字真是太奇妙了,一个‘人’字,就像两个人互相支撑着。” 刚上三年级的小宇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对老师说。墨香弥漫在教室里,孩子们不仅在点画之间感受到了汉字的方正之美,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了文化底蕴。

成语故事课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剪刀、胶棒和彩纸,将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等成语故事通过手偶剧的形式演绎出来。“我演那个农夫,他太傻了,以为每天都能捡到兔子。” 孩子们在动手又动脑的过程中,轻松理解了成语的寓意,让古老的智慧在互动中焕发新的活力。

手工社团更是孩子们的乐园。丙烯颜料在画笔下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花朵,扭扭棒在小手中被编织成了可爱的小动物和绚丽的花束,还有石膏娃娃涂色、亚克力冰箱贴制作等项目,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指尖尽情流淌。这些课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创作中体会到了成就感。

实践中探索,解锁成长多元密码

科技与生活实践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世界的大门。在 “视觉错位科技小发明” 活动中,孩子们亲手制作了会 “骗人” 的小玩具,明白了视觉错位的科学原理;戴上 VR 眼镜,他们仿佛置身于奇妙的海底世界,在虚拟现实中学习海洋知识,这种新颖的方式让孩子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科学这么有趣,我以后想当一名科学家!” 刚体验完 VR 课程的小欣激动地说。

“小小法治宣传员” 活动则让法治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通过交通安全知识讲解、交通指挥手势模拟等互动体验,孩子们明白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还主动表示要把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在中药文化科普课上,孩子们认识了艾草、薄荷等常见药材,亲手制作了中药香囊,感受着传统医学的魅力。心理健康课上,老师通过小游戏和故事,教给孩子们情绪控制的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家人和同学相处。

温情守护,让 “幼有优育” 落地生根

暑托班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早早来到现场,打扫卫生、准备物资,确保孩子们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专业老师认真备课、耐心教学,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志愿者们则全程陪伴在孩子们身边,辅导作业、照看安全,用爱心和责任心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

“孩子在这里不仅有人管,还能学到这么多东西,我们上班也放心多了。” 一位家长欣慰地说。暑托班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还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和学习用品,社会组织承接特色课程,形成了 “社区搭台、多方唱戏” 的良好模式,让公益服务真正惠及每一个家庭。

目前,“水悦童行” 爱心暑托班已经过半,但精彩还在继续。南京沿江街道水城社区将继续整合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让这个 “家门口的成长驿站” 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到科学知识的普及,从法治意识的培养到心理健康的关注,这里的每一项活动都充满了温度和意义,让孩子们在这个夏天收获知识、快乐和成长,也让 “幼有优育” 的美好愿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