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汹涌波涛中,一个关键指标正以破竹之势,强势冲击着投资者的心理防线,搅得市场风云变幻,人心惶惶。没错,那便是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在美联储决议前夕,竟一举突破了 5% 这一重要关口,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巨浪,引发了全球金融界的高度警觉。这一突破究竟释放出了怎样的重磅信号?它又将如何改写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这场金融风暴背后的秘密。

美国股市在周二遭遇重创,纳斯达克 100 指数如断了线的风筝,下跌 0.8%,“科技七巨头” 也未能幸免,纷纷收低。标准普尔 500 指数同样表现不佳,下跌 0.7%。与此同时,Cboe 波动率指数(VIX)从近年来的最低水平附近陡然跃升,市场避险情绪急剧升温,仿佛嗅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息。而这场风暴的核心,正是美国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升破 5%,这是自 7 月以来的首次。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国独有的现象,英国和日本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出现了类似的上行走势。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本月晚些时候降息,但长期利率的攀升却凸显出市场对通胀和政府财政状况的担忧,已远远超越了对央行短期货币政策的关注。
对于投资者而言,5% 的收益率绝非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更像是一个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心理警戒线。要知道,美股自 4 月初以来已录得 29% 的惊人涨幅,在这样的背景下,借贷成本的上升无疑给市场敲响了警钟,迫使投资者不得不重新审视高企的股票估值。尤其是对利率极为敏感的成长股,更是首当其冲,围绕未来经济与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也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市场上空,挥之不去。
长期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实则是全球政府债券遭遇抛售大潮的一个缩影。本周,长期债券再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背后反映出投资者对两大核心问题的深深忧虑:日益膨胀的预算赤字,以及本月即将大幅增加的债券发行量。市场正呈现出一个显著的分化态势:一方面,货币市场坚定押注美联储将于 9 月 17 日的会议上降息 25 个基点,这一预期推动着对利率敏感的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但另一方面,投资者却因担忧不断增长的美国联邦债务将导致长期国债供给泛滥,从而要求获得更高的回报作为补偿。Miller Tabak + Co. 的首席市场策略师 Matt Maley 分析指出:“倘若通胀再度抬头,无论美联储对短期利率采取何种行动,市场都必将推高长期利率。”
当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 5% 这一整数关口时,其引发的市场情绪波动堪称剧烈。Tallbacken Capital Advisors LLC 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 Michael Purves 表示:“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当看到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 5% 这样的关键点位时,市场波动性通常会大幅增加,因为部分投资者会产生政府正在失去对局势控制的错觉。” 他还补充道,“此外,一些算法交易程序也会在收益率达到特定阈值时,自动触发股票抛售指令。” 回顾历史,30 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 5% 曾给华尔街带来截然不同的信号。今年 5 月,该收益率突破 5% 后,标普 500 指数迅速下跌 2.3%;然而,7 月再次飙升时,却几乎未能阻挡大盘的涨势。但今时不同往日,当前的市场环境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标普 500 指数在过去四个月大幅上涨后,其估值已变得极为昂贵,远期市盈率已高达 22 倍,这一水平在过去 35 年中,仅在互联网泡沫和新冠疫情后的反弹期间被超越过。
当前的市场动态与复杂的政策环境紧密交织。特朗普已加大对美联储的抨击力度,强烈要求大幅降息,此举无疑可能会加剧其关税政策带来的任何价格压力。而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的大部分关税措施不被允许,取消关税虽可能减少政府的一项收入来源,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物价压力。但无论政策如何变化,利率上升对股市投资者的影响都是直接且深远的。更高的利率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担忧,还使得资本成本大幅增加,进而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 Maley 所言:“这无疑对未来的盈利增长提出了严峻挑战,而这对于一个估值昂贵的股票市场来说,绝非好消息。”
展望未来,市场正翘首以盼周三晚些时候公布的美国职位空缺数据,试图从中寻找有关美联储降息空间的新线索。据经济学家预测,7 月份的职位空缺将降至 738.2 万个。Mizuho International Plc 的策略师 Evelyne Gomez-Liechti 表示:“倘若职位空缺数据意外下行,特别是如果伴随着裁员人数增加和主动离职人数减少,这可能会成为一个促使投资者逢低买入美国国债的绝佳契机。”
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突破 5%,无疑给全球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它不仅反映出市场对通胀和政府财政状况的深切担忧,也对股市估值和经济前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金融时代,投资者需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