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自有商品热潮: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商业博弈

在当今的商超行业,一股自有商品的热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而来。山姆、胖东来等商超凭借自有商品爆火,引发了众多商超纷纷效仿,一场围绕自有商品的商业博弈悄然上演。

自有商品热潮:席卷商超行业

走进如今的商超,自有商品的身影无处不在。山姆会员店以其独特的仓储会员制模式,凭借优质的选品和品控能力,吸引了大量愿意支付会员费的消费者,其自有品牌爆品如瑞士卷、纸巾等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胖东来更是凭借大月饼、啤酒、自营果汁等多款自有贴牌商品,迅速提升了网红度,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热门打卡地。永辉超市作为胖东来的忠实信徒和学徒,为转型突破困局,全面学习胖东来进行调改,也推出了越来越多的自有商品。

据《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3 – 2024)》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平均每家零售商每年新开发的自有品牌产品数不断增加,拥有独立自有品牌开发部门的零售商占比也在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商超自有商品品类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高,甚至一些知名品牌的商品被挤到了不显眼的位置。

商超热衷自有商品:背后的利益驱动

商超为何越来越热衷做自有商品?这背后有着深层的原因。自有商品并非新物种,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商超时代,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大型连锁商超尝试生鲜自营,部分推出简单OEM商品,但差异化不明显。传统商超转型探索期,商超扩大自有商品品类,推出家常化产品,试吃等营销方式也开始流行。如今,进入了折扣化与数字化阶段,互联网巨头涌入线下市场,通过供应链优化推出自有商品,实现低价折扣和盈利。

对于商超来说,推出自有商品的关键目的是赚取更多利润。数据显示,超市自有商品毛利率通常在15%至25%之间,甚至更高。通过自有商品,商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同时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增加收入来源。

自有商品并非万能:商超面临挑战

然而,商超热衷推出自有商品并非一本万利,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自有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选择,增加了商超的收入。但另一方面,当自有商品过多,常见知名大品牌商品减少时,会让部分消费者感到失望。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他们会关注配料表、生产标签、代工厂等信息。如果自有商品在价格相近甚至更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选择知名品牌。

山姆和胖东来的自有商品之所以爆火,具有不可复制性。山姆的全球化及本土化选品及品控能力,胖东来的独特经营模式,都是本土商超难以比拟的。永辉超市在全面学习胖东来模式时,也面临着“撞衫”的尴尬。商超要发展成熟的自有商品品牌生态,需要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选品及品控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商超发展自有商品是大势所趋,但关键是要做出独家特色、爆品、网红产品及长红产品,不能盲目跟风。商超需要在自有商品的开发和管理上找到平衡,保持合适比例,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