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媒体投影将烽火岁月“搬”上舞台,当抗战老兵后代讲述祖辈往事唤起情感共鸣,一场别开生面的抗战主题情景剧在武汉东西湖区文化馆火热上演。8月23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情景剧《刀锋对决 铸魂华夏》专场演出启幕,这部由武汉职工原创、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剧目,以四大章节串联抗战记忆,通过多维创新的艺术形式,让观众沉浸式感悟抗战精神,把从南洋募款到荆楚抗敌的抗战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出以四大章节为脉络,生动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山河破碎,觉醒抗争”章节,将观众带回到侵略者铁蹄肆虐的黑暗岁月,其中武汉合唱团赴南洋募集220万元大洋支援前线的故事尤为动人,展现了中华儿女在国家危亡时刻的团结与担当;“铁血岁月,共赴国难”章节,呈现了正面交战、敌后交锋的激烈场景,荆楚军民同心抗敌的画面振奋人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意志;“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章节,回望先烈牺牲,同时呈现新中国建设成就,彰显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珍爱和平,以史为鉴”章节,升华主题,凸显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为了让历史“活”起来,演出采用了多维创新的手法。凌云智能飞行学院制作的多媒体投影,将历史图文与实景舞台完美融合,观众仿佛置身于烽火年代,身临其境地感受抗战的艰辛与壮烈。抗战老兵后代现场讲述祖辈往事,穿插《歌八百壮士》等经典旋律,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互动环节更是打破了舞台边界,让观众从“旁观”变为“参与”,沉浸式感知历史,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和代入感。
舞台上的演员们,用他们的热情和执着诠释着抗战精神。参演《沂蒙红嫂颂》的湖北省实验小学退休教师蒋秋霞,来自平均年龄55岁的武汉市老干部艺术团。他们从创作到道具均由团员自编自导自演,经费自掏腰包。在7、8月武汉最热的时候,他们没有停止排练,演员们表示“再苦再累都值,这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演一次英雄,就做一辈子好汉”的心声,感染了全场观众。
台下的观众也被这场演出深深触动。8岁的芳草小学二年级学生饶景夏,因课堂上赵一曼片段表演,随家长来观演,满脸好奇。其家长表示,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孩子还没学历史,希望通过演出让孩子懂得生活来之不易,种下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种子。
作为光明读书会湖北阅读管理委员会会长和凌云智能飞行学院院长的李好,也是一名军人的后代。他认为美好生活源于长辈的奋斗,演出全程公益,未来还会推出更多爱国教育短剧,结合书籍、舞台剧,让红色精神持续传递,助力爱国教育常态化。
这场情景剧演出虽已落幕,但它传递的抗战精神与红色力量却永远不会消散。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激励着人们以史为鉴、奋勇前行。它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传承抗战精神,是为了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通过这样一场生动的演出,抗战故事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成为了人们心中鲜活的记忆,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