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杯赛 “死灰复燃”?官方研究会紧急澄清:早已退出 “华杯赛”“希望杯” 主办

“华杯赛、走美杯报名即将开启,获奖可助孩子进名校”—— 近期,这类宣称学科类竞赛重启的自媒体文章在家长群中悄然流传,引发不少焦虑。9 月 4 日,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以下简称 “研究会”)发布重磅声明,明确澄清:该会早已退出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简称 “华杯赛”)、“希望杯” 全国数学邀请赛的主办单位,目前与两大赛事无任何关联,针对部分活动冒用研究会名义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一声明,直指近期部分自媒体借 “经典数学杯赛” 名义进行的虚假宣传,也再次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竞赛 “零存在” 的政策底线。

此次声明并非研究会首次发声。据其介绍,早在 2013 年 4 月,研究会就已发函 “希望杯” 组委会,正式退出该赛事主办;2018 年教育部出台《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 (试行)》等规范文件后,研究会进一步退出 “华杯赛” 主办,彻底终止与两大赛事的所有合作。而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2019 年起我国实行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 “白名单制度”,明确取消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竞赛,曾经风靡的 “迎春杯”“希望杯”“华杯赛”“走美杯” 四大数学竞赛均已停办,这一政策底线多年来从未松动。

但近期,部分自媒体却开始炒作 “杯赛重启”,发布诸如 “华杯、走美等七大权威赛事报名即将开启”“2026 年希望杯数学比赛报名预热” 等文章,甚至伪造主办单位信息误导家长。例如,有文章宣称 “华杯赛由中国少年报社、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等联合发起”,还强调 “奖项含金量高,获奖可顺利进入名校”;另有文章将 “希望杯” 包装成 “IHC 国际希望杯”,虚假关联 “中国科协普及部、研究会” 等官方机构,声称 “每年吸引超百万学生参与,设金银铜奖”。这些宣传不仅违背国家赛事管理政策,更利用家长 “望子成龙” 的心理制造焦虑,试图通过违规赛事收取报名、培训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违规赛事还通过 “换马甲”“移地域” 等方式规避监管。比如,有自媒体提到 “华杯赛” 停办后,出现 “华数国际香港营”“华数之星” 等衍生活动,宣称由 “香港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协会”“华数之星青少年科学思维俱乐部” 主办,看似与原 “华杯赛” 切割,实则通过相似名称、类似赛制混淆概念,继续吸引学生参与。对此,教育部门曾多次提醒,此类未经审批的 “变相竞赛”,不仅无法为升学提供助力,反而可能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存在收费不透明、奖项无含金量等问题。

研究会在声明中强调,对于任何继续使用该会名称开展 “华杯赛”“希望杯” 相关活动的行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同时呼吁家长提高警惕,通过教育部官网等官方渠道查询合规赛事名单,切勿轻信自媒体的虚假宣传。教育专家也建议,家长应理性看待学科竞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夯实基础、培养兴趣,而非通过违规赛事 “抢跑”,过度追求竞赛奖项反而可能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从国家规范赛事管理,到官方研究会澄清 “脱钩”,一系列举措都在传递明确信号: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竞赛 “零容忍” 的政策不会改变,任何试图 “死灰复燃” 的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打击。家长需擦亮双眼,远离虚假赛事陷阱,让孩子在合规、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