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餐后2小时血糖多少达标?6招教你稳住餐后血糖!

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而餐后2小时血糖作为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关键指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多少才合适呢?又有哪些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平稳餐后血糖呢?

不同人群餐后2小时血糖标准大不同

健康人群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餐后2小时血糖值小于7.8mmol/L属于正常范围。一般来说,进餐10分钟后,随着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血糖开始升高,在餐后0.5 – 1小时达到最高值,2 – 3小时恢复至餐前水平。但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就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排查是否患有糖尿病。

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

  • 年轻糖友(65岁以下)​​:对于新确诊糖尿病或身体状况较好、没有合并症,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较少的年轻糖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为不超过8.0mmol/L。而对于病程较长、已经有心血管疾病史或心血管疾病极高危风险(如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糖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不超过10.0mmol/L。
  • 老年糖友(65岁以上)​​:身体相对健康、无合并症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较少的老年糖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不超过10.0mmol/L。但对于低血糖风险高、预期寿命较短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或严重的急、慢性疾病等健康状态评估为差的老年糖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可放宽至不超过13.9mmol/L。

稳定餐后血糖的6个实用方法

定时进餐

固定进餐时间,两餐之间尽量间隔5 – 6小时,这样有助于让身体的生物钟适应规律的饮食节奏,稳定血糖水平。比如可以参考推荐的用餐时间来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

增加全谷物和豆类摄入

当餐后血糖升高时,增加全谷物和豆类食物的摄入是个不错的办法。建议保证每天摄入50 – 150克,全谷物包括燕麦、荞麦、大麦等,豆类有红豆、绿豆、白芸豆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较慢,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

餐前吃绿叶蔬菜

餐前吃一碗凉拌的绿叶蔬菜,如花菜、菠菜、甜菜等,其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有利于稳定餐后血糖。

七八分饱原则

吃到七八分饱时就离开餐桌,也就是胃里不感觉满,吃饭速度开始减慢的程度。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肠胃负担,也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水果替代方案

如果餐后血糖已经超过10mmol/L,暂时不要吃水果,用黄瓜和圣女果代替。待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并保持1周后,再考虑吃水果。

餐后运动

建议在一天中吃得最多的那一餐,餐后运动至少45分钟,运动至微微出汗的程度。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对血糖的利用,帮助降低餐后血糖。

如果经过上述调整,餐后血糖还没有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通过了解不同年龄段的餐后2小时血糖标准,并运用这些实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血糖,守护身体健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