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润肺有妙招!“一梨润三秋”吃法大揭秘,这些禁忌要牢记

秋意渐浓,气候日渐干燥,不少人时常感觉口干舌燥、皮肤紧绷,身体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燥气笼罩。民间素有“一梨润三秋”的说法,梨作为秋季润燥的佳品,清甜多汁,性凉味甘,能生津止渴、润肺化痰,对缓解秋燥引起的不适症状大有裨益。不过,梨的吃法不同,功效侧重也有所差异,选对吃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润燥功效。

生吃梨:清热润燥之选

生吃梨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梨中的水分和维生素,如维生素 C、B 族等,从而增强清热效果。在秋燥初期,对于出现轻微咽喉肿痛、口干喜饮、小便偏黄等偏热证症状的人群,或是体质偏热、经常便秘、口腔溃疡等易上火者,生吃梨能有效快速地缓解“燥而有热”的不适症状。想象一下,在干燥的秋日,咬上一口清甜多汁的梨,那股清凉瞬间滋润喉咙,燥热感也随之减轻。

不过,生吃梨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梨不宜空腹生吃,其凉性可能刺激肠胃,尤其脾胃虚寒者易腹泻。同时,也不宜过量食用,建议每日 1 个即可,过量可能加重体内寒气。

熟吃梨:润肺护脾之道

在秋燥后期,老人、小孩以及脾胃虚寒等体质偏虚者,更适合将梨煮熟吃。通过加热,梨的凉性得以减轻,能起到润肺护脾胃的作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戴飞跃推荐了三种家常做法。

蒸梨果:将梨洗净,从顶部切开,挖去梨核,填入少量冰糖,隔水蒸 20 – 30 分钟。蒸后梨肉软烂,脾胃虚弱者易消化,可连梨带汤一起吃,润肺止咳,适合秋燥引起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痒者。

煮梨水:把梨带皮切块,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15 分钟,放温后加少许蜂蜜调味。汤饮易被人体吸收,健脾护胃,补水效果强,适合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明显者。

烤整梨:将梨洗净,在表面戳几个小孔,放入烤箱中,上下火 180 摄氏度烤 20 分钟,或直接放在小火上烤至外皮微焦、果肉变软。烤制后,梨的凉性减弱,带有淡淡的焦香味,适合在秋冬微凉时节食用,润燥同时不易伤脾胃。

巧搭配:滋润养生之法

根据秋燥的不同表现,巧妙搭配其他食材,能增强梨的润燥效果。蒸梨时加入适量川贝粉,可化痰润肺,适用于秋燥干咳、少痰、咽喉痒的人群;煮梨时加适量银耳,煮至黏稠,适合皮肤干燥、口干明显的人群;加 3 – 5 克陈皮,能理气健脾,适用于燥邪伴随轻微腹胀、消化不良的人群;蒸梨或煮梨时加 10 克枸杞,可滋阴补肾,适用于眼干、腰膝酸软、燥邪阴虚的患者。

禁忌人群需注意

脾胃虚寒者常表现为频繁腹泻、腹部畏寒、食用冷食后易引发腹痛,应减少生梨的摄入,若需食用,可选择蒸制或烤制,并严格控制食用量。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梨的摄入总量,因为梨的含糖量约为 10%,食用熟梨时应避免添加冰糖或蜂蜜。风寒咳嗽者,若咳嗽症状伴有流清涕,且痰液呈白色稀薄状,不宜食用梨,否则可能使寒证症状加剧。

医生提醒,秋燥时节食用梨的核心原则是“热证生食、虚证熟食,按需搭配”。生梨快速清热,适合燥热症状;熟梨润肺养胃,兼顾脾胃健康。依据个人症状与体质选择合适的吃法,才能充分发挥梨的“润燥”功效,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为您推荐